霸才有主见陈琳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宝应县

      上高中的时候,我读过陈琳的《饮马长城窟》,曾因这首忧时伤乱的哀歌而梗概多气。可我那时竟不知大名鼎鼎的陈琳就是我们宝应人,可谓“有眼不识泰山”。

      后来见《宝应县志》载着他的名字,我还有些将信将疑。及至读了《三国志》以后,我才终于明白。其中《臧洪传》开头写道:“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这射阳便是今日的宝应射阳湖镇,该镇至今仍有“臧(洪)陈(容)旧址”。就在此传中有这样一句:“(袁)绍会(臧)洪邑人陈琳书与(臧)洪”,便可知陈琳为宝应人无疑。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今传《陈记室集》辑本一卷,而诗歌仅存四首,以文章著名。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他和阮禹“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晚唐诗人温庭筠曾写过一首七律《过陈琳墓》,凭吊这位建安才子:曾于青史见遗丈,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诗人感慨于自己的霸才无主、书剑飘零,而对陈琳幸遇明主,横溢才华,处处流露了欣羡之情。霸才有主,即盖世超群之才而能遇合重视贤才的明主,陈琳便成了这样的一个典型,而为历史上知识分子所仰慕。   也确实是霸才有主成就了陈琳,使他得以跻身于以三曹为首的建安文学集团,而以文章诗歌播名后世。

     即如《饮马长城窟》这首诗,其五、七言相间的长短句,实“为鲍照先鞭”,对唐代的歌行体形式有一定影响,而杜甫《兵车行》中的几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该是从陈琳的诗句“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之中得到的启示吧!仅此而已,人生便不虚度而是慰身后了,何况其他成就卓然呢。   

      陈琳是属于历史的,也是属于宝应的;陈琳的遭遇幸运,也是宝应人的幸运;陈琳在史册上留下的辉煌,也是宝应人的光彩。不过我常想,当今天我们“于青史见遗文”的时候,当我们向人们说起陈琳是宝应人的时候,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为着宝应的自豪和骄傲呢?

荀绘佳(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