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老三之巧选茔地】明世宗时期,永年县卢刘营村有个卢员外。卢家世代以耕读传家,以诚信待人,到了卢员外这一辈,家中光景已经非常殷实。卢员外为人公道正直、乐善好施,十里八乡的乡亲有什么难事,都来找卢员外,他是有求必应;有什么纠纷,也来找卢员外,只要他开口,当事双方都能退一步,两好各一好。这一年冬天,卢员外的老父卢老族长病重,临终留下了一段遗言:“卢家世世代代农耕传家,学为好人,但从来没有出过贵人。今后,凡卢家有中秀才者,到我坟头放几串草炮,若有中进士者,放几声铁炮,让我知道咱卢家出人了。”就撒手人寰。卢员外侍父至孝,父亲临终的嘱托牢牢记在心上,悲痛之余,仔细盘算怎么处理后事,决定派本家子侄去请五十里外沈先生,先给父亲选个好坟地。晚上,卢员外守在老父灵柩旁,恍恍惚惚作了个梦,梦中有个白胡子白眉毛的老者,对他说:“卢员外,我是你父的一个老友,因受过他的大恩,特地来嘱咐你。明天选茔地时,记住‘白羊卧贵地,子孙早及第’。”忽地惊醒过来,原来是个梦。卢员外以为是自己悲伤过度,神情恍惚,没有太在意。 第二天,沈先生到了,身穿羔羊皮的坎肩,黑裤布袜,果然是一派仙风道骨。卢员外就和本家的、沈先生一起到自家的各个地块去选茔地。连走几个地块,先生都不满意,来到最后一个地块,沈先生周围察看了一番,大叫:“好造化,此地块有乘龙之气,如果以龙行气脉聚集点为穴,配得扶手、朝案以及洺水之护栏而得天地之灵气。员外家后辈不可限量啊。”随手脱掉身上的坎肩丢在地上,向前紧走几步,将手中的定穴针插在地上,这叫寻龙点穴。意即这就是茔地的正穴。卢员外自己也不懂风水,要是平时也就听先生的了。这样就是该他这个孝子先用镢头挖开,其他本家帮忙把墓穴挖好就完了。也是心智天开,忽然他想起昨晚的那个梦。可是,“白羊卧贵地”,天寒地冻的,哪里来的白羊呢?沈先生看卢员外发愣,就问:“员外还有什么事情吗?”卢员外把沈先生拉到一旁,说:“沈先生,我是个庄稼人,什么都不懂,可是,有人告诉我选茔地时要选白羊卧着的地方。”沈先生听了大惊,忙问是哪个高人对他说的。卢员外是个老实人,就如此这般,讲了昨晚的那个梦。沈先生连连叹气,说:“看来你家有神灵帮助啊,不但知道茔地的正穴,还知道我会这样做,他好像在冥冥之处看着我们。唉!该着你家要出贵人。此正穴我不点还不行了。我也早就听说员外的善名了,可是,我还是要跟员外定个君子协定,不知员外能否答应?”卢员外听先生话里有话,忙说:“我卢家世代耕读传家,虽然不敢说一诺千金,但也能以诚待人,只要先生帮我卢家选了好茔地,卢家自此以后,都要像敬我一样敬先生。”沈先生说:“今天,我为卢家定了这个茔地龙穴,卢家几十年后必出大富大贵之人。而我也算泄露了天机,卢家富贵日,必定是我沈某双目失明时。到时,还要依仗卢家为我养老。”卢员外忙说:“莫说卢家出富贵之人,即使不出,以卢家现在的家境,倒还不在乎奉养先生一家老小。我再加上一句,只要先生帮我卢家选了好茔地,卢家自此以后,不但都要像敬我一样敬先生,还要像奉养我一样奉养先生家小。”两人定了君子协定,沈先生才返回刚才脱坎肩的地方,将坎肩翻了过来,再放回地上,活像一只小羊羔卧在青青麦苗上,说:“‘白羊卧贵地,子孙早及第!’卢员外,正穴就在此处,有此茔地,一斗的芥菜籽有多少,我就敢保你家出多少大小官员!” 后来,几十年后的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卢家果然出了个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二品)的朝廷大员,此人就是卢员外之子卢大中,外号卢老三。那么,二品官是不是卢家最大的官?一斗芥菜籽的大小官员又在哪里? 【卢老三之顽责土地】卢员外给祖先找到一个好的安寝之所,认为必定能带给子孙后代吉祥富贵,也是望子成龙心切,孩子们刚到了五六岁年龄,便被送到学堂读书。 孩子们中间,最聪明顽劣的要数卢老三,在大小学生中算得上是个“孩子王”(估计我们玩过的弹弓、陀螺之类的卢老前辈都玩过,呵呵)。而且,先生教过的东西,其他的学生念都念不顺溜,老三念一遍就能成诵,让学堂的刘老秀才暗暗称奇。有一次,刘老秀才偶然看到一只鸡在鸡冠花旁驻足呆立,忽然想出了一个上联:鸡冠花侧鸡观花。可是怎么也对不出下联,一有时间,就在嘴里鸡冠花侧鸡观花、鸡冠花侧鸡观花地念叨。这个对联可谓相当难,前三个字的字音相同,但是,前一个“冠”字是名词,鸡冠花也是名词,后一个“观”字是动词,一静一动,妙趣横生。有一次,几个学业好的学生就问先生念得什么,秀才一时高兴,就让他们对下联。学生哪里懂得这些奥妙。胡乱凑数。有的对:关老爷前耍大刀,先生一笑对之;有的想起上学路上有个土地庙,勉强对出“土地庙前土抵庙”,老秀才微微点头;有个学生绞尽脑汁,对出“狗尾草上狗偎草”,老秀才颌首称赞,认为对的相当工整,就把所有学生召来,说出了自己的上联和学生对的下联,并交口称赞那个“狗尾草上狗偎草”学生。众学生点头称是。只有卢老三哈哈大笑:“先生,你还夸他呢,‘狗尾草上狗偎草’有碍斯文,权南不才,马上可以对出一联,‘御花园里御哗园’,不知怎样?”话一说完,让先生不禁大吃一惊,心想,此子以后必成大器。从此,对卢老三格外照顾,犯了小错不责罚,还专门给他开小灶补习功课。
夏天一到,卢老三就偷偷带上他的小伙伴们到河里游泳,先生很担心。有一次,卢老三他们游泳回来,被先生逮个正着。先生耍了个小阴谋,把他们领到附近的土地庙,来到土地的塑像前面,说:土地爷会告诉我谁下水游泳了,我用指甲在每个人的胳膊上划一道,有白印的就是下过水的。结果,下过水的都一一被揪出来,挨个打手板。孩子们就都埋怨土地,不敢跟卢老三去游泳。卢老三很气愤,有一次,就用柳条编了个枷,戴在土地的神像上,说:私自传话,该带此枷。先生晚上做梦,梦见庙里的土地对他说,你的学生卢大人,给我带了个枷,弄得我寝食不宁,快请先生说情,绕了我吧。一连三天,天天如此。先生到庙里去看,果然土地像上带了个柳条枷。于是,照例把卢老三叫来,照例打手板,这次比上次更重一些。卢老三也更生土地的气,放学路上,专门跑到土地庙,狠狠地往土地像上打了一巴掌:“土地土地,一巴掌打你到南京扫地,要想回来,还得我去。” 后来,卢老三升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到南京就任那天,碰到一个老头。老头说:大人您来了,我可以回去了吧?卢老三说我们素不相识,你回不回与我何干,老头说:“我是庙中一个土地,是您让我来这里扫地的,这些年我一直尽职尽责,没有违抗你啊。” 卢老三恍然大悟,笑谢了土地,让他仍回原庙。据说,那些年南京早上常刮小风,风过后道路就清净了,从来不用人扫地。 【卢老三之误作“杯”剧】我在上集末尾推荐的下集是【卢老三之安得斯坦】,现在写的题目是不是写错了呢?其实不是笔误,实在是冀公子“误作蝴蝶杯”的故事不同的版本已经广为流传,大家可以自己查找。为了卖个关子,我就取“误会”的英文“misunderstanding”的一段,胡乱音译为“安得斯坦”,其实还是主要讲的冀公子“误作蝴蝶杯”的故事,我重新写作“误作“杯”剧”的原因是,你可以理解成:冀公子误作蝴蝶杯这个剧本,也可理解成:冀公子误作蝴蝶杯的悲剧。 (转载)(冀公子误作蝴蝶杯)明朝万历初年,直隶广平府永年县卢刘营出了两个才子,一个叫卢大中,字权南,小名卢老三;一个叫冀尚,字表一,外号铁御笔。两人秉性脾气十分投合,常在一起谈诗论文,下棋聊天,关系亲密得赛过亲生兄弟。 大比年间,哥俩雄心勃勃,打定主意上京赶考。俗话说,时气不正喝口凉水都塞牙。就在起程前天,冀尚得了个急症,卧床不起。卢老三想:我们哥俩亲同手足,今天兄弟得病,不能上京赶考,我就是去了考个状元,有啥意思?咳!不如待兄弟病好,下次再一同进京。卢老三把这心事儿告给了冀尚,冀尚眼泪扑嗒扑嗒地掉在地上,感激地说:“大哥的情我领了,可你说什么也不能为我误了考期啊,一来国家正在用人,二来父老们半路得子,指望我们光宗耀祖,就冲这两条你也得去呀!或许大哥中了榜,我这病叫喜一冲倒好得快哩。”卢老三仔细琢磨也有道理,便单枪匹马进京去了。考罢揭榜,卢老三一举得中,三篇文章当当响呱呱叫,皇上十分的赞扬,破格儿升为一品,出任两湖总督。 说话间过了三年,冀尚病好,可老父亲早已去世,自己又不善于料理家务,门庭一天天败下去。幸好,冀尚平时与一个戏班的管事吴子福交往很深,不断写些剧本,得些钱勉强度日。这样过了一年多,亲戚朋友都撺掇他去投卢老三,冀尚约摸凭着过去的老情分,他也不能慢待了我,或许能找个公差养家糊口,再一边发奋上进。 长话短说,这天冀尚来到两湖地界,在一家小店歇息,旁边一张桌子上,几个人卢老三长,卢老三短的议论。冀尚由不得竖起了耳朵,心想,他们说我大哥啥哩?我得听听。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说:“卢总督这事也办的窝囊,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一个年轻的说:“这事儿也不见得是人家卢总督办的,听说人家少年得中,才二十岁,哪儿来的儿子?”冀尚横竖听不懂,暗下拉了一个老成的问问,对方说道:“看来你是走路的。我们的卢总督有个儿子,极是坏的。前些日子有个老头儿从河中打了条人头鱼,看起来像个娃娃一样,被卢公子看到了,非要抢走,老头死活不给,激怒了卢公子,三拳两脚将老头儿打死,恰好一个抱打不平的看到这事,气愤不过,把卢公子收拾了。恰恰这两天卢总督外出私访,被一伙歹人误认商人截住,世上的巧事都遇到这儿,原为逃命,却救下了卢总督。卢总督感恩不尽,又将女儿许给这人,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冀尚听罢笑着摇摇头,心想,不是误传就是哪经过几天行走,来到卢老三府上。一见卢老三,冀尚的心儿立地凉了半截。卢老三不疼不痒的问了几句话,就让手下人将冀尚领到一所僻静的院落,每月供给吃穿,让他闷心读书。转眼半年过去了,卢老三也没打半个照面,冀尚暗暗埋怨卢老三无情无义。 挨到开春,冀尚打算提前进京。临到启程时找到卢老三,卢老三也不加阻拦,一边吩咐手下人给包好干粮,一边摸出几辆散碎银子,交给冀尚花费。冀尚气得只想不接,一来怕卢老三下不来台,二来路途遥远,啥时能到?便背上干粮,接过银子,说声:“多谢总督关照”,头也不回走出府去。路上,冀尚猜摸,卢老三这没良心的给我带些啥干粮,或许是些好东西吧?打开一看,气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原来是些又干又硬的高粱面窝头儿。本来路上冀尚就受了风寒,再加上生气,被困在一家小店。窗外下着蒙蒙细雨,他的心也同天空一样阴得黑沉沉的。过去那样相好,今天翻脸不认,可见人走茶凉,世上没有啥人情人义……。一边想,一边泪水珠子般落下来。正在这时,门“吱呀”一声开了,冀尚抬头一看,“呀!子福兄,你——”吴子福是出外号戏,遇雨来到这里的,见冀尚自个儿落泪,便问起原因。待冀尚一五一十把来历一说,吴子福本来是个有江湖义气的人,气得大骂卢老三:“他这没良心的东西真该死,待自己的好朋友都这样无情,能是个好官?定是个贪赃枉法的主儿。兄弟,你是有名的铁御笔,就不能再写个剧本编排下这小子,也出出这口咽不下的窝囊气。” 一句话提醒了冀尚,你卢老三不仁我也不义,不是传说你赔了夫人又折兵吗?好,我就把这丑事安在你的头上。从此,冀尚用了三天三夜,将剧本写好交给吴子福。吴子福给了冀尚十五两银子的路费,便急着赶路去了。 冀尚出了气,便打算抓紧进京,嫌背着卢老三的宝贝干粮累赘,取出摔在地上。可了不得了,每个窝头蹦出十两银子,共有一百五十两。仔细一找,还有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处心效诸葛,妙激张翼德,冶炼兄弟志,早日赶京城”,是说要像当年诸葛亮用计激张飞一样,激起冀尚的志气,好去京中夺取功名。冀尚看罢,普通一声坐在地上,气得擂兄捶背,才知道卢老三出于一片好心。有心去找吴子福追回剧本,哪里还能找得到? 就这样,剧本被排成戏上演,几经艺人修改流传下来,成为人人皆知的《蝴蝶杯》。戏中的卢员外指的就是卢老三,至今卢老三的家乡卢刘营的人还反对演这出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