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弥勒的 “彝家宴”,不仅极富弥勒当地彝族饮食文化特点,还是我州整个彝族美食的缩影,是彝族特色的 “满汉全席”。这些菜肴品种繁多,做法各异。有些食材,需要近百种作料经数小时的蒸、卤、烧、烤等,才能达到色、香、味、型俱佳。
想品味这桌盛宴,要穿过彝族青年男女高抬大号、小号,挎着大三弦、跳着 “阿细跳月”迎宾纳客的队伍;开席前,餐厅门口的小广场上再度欢歌起舞;入席后,满桌制作考究、充满彝家特色的美食令人垂涎,使人胃口大开;席间,彝家祝酒歌此起彼伏,令人陶醉。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弥勒 “彝家宴”第三代传人之一、今年59岁的邹德宝说,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始终坚守着严谨诚信,精益求精的美食信仰,延续迎宾舞乐、佐酒风情等彝族文化,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具民族特色的 “云南省老字号”。
三代人传承盛宴文化内涵
在弥勒,每逢火把节,彝家青年就会围着篝火,弹起三弦,跳着民族舞。一旁有人食腌肉,唱酒歌,互相敬酒,附近还有谈情说爱、倾吐心声的彝家青年。
从小耳濡目染彝家人文化的李炳祥,深谙阿细人这一独特的酒文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