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值得铭记的事

家乡区县: 泸州市龙马潭区

泸州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春,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辖包括江阳在内的大片土地。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侯,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阳郡。西晋仍置江阳郡。南朝刘宋、南齐置东江阳郡。梁武帝萧衍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泸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仁寿中升为泸州总管府。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北宋泸州泸川郡置泸川军节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筑城于合江神臂崖,坚持抗战35年。元属重庆路。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直隶四川行中书省,九年(1376年)直隶四川布政使司。清嘉庆七年(1802年)泸州置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置永宁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3日泸县解放。1950年1月设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8月撤销)。1949年12月设置泸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9月改称泸县区专员公署,1952年3月改称隆昌专员公署,同年12月改称泸州专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称泸州专员公署)。1960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所属市县划归宜宾专区。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地辖泸州市改为省辖市。

泸州地灵人杰,历史上孕育了众多的历代名人:西周太师尹吉甫,蜀汉尚书令董允,晋朝江阳太守侯馥,元末明玉珍王朝右丞相刘桢,明末兵部尚书熊文灿,清末志士佘英、黄方等,近代的王朝闻、傅钟等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宝贵的一页。他们都是泸州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养育他们的泸州这方热土。
泸州不仅出名人,更出美酒。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在泸州做官时,经常与文人朋友和诗填词,共饮泸州美酒。我们从“泸州杯里春光好”依稀可见当时的狂欢情景。据说,当年的泸州,每当夜幕降临,灯放光华的时候,随便走进一家酒肆,就会见到英雄相见举杯痛饮的场景。都说英雄爱美酒,其实科学家也好美酒。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与泸州老窖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在出席纪念泸州老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70周年时,他挥毫写下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今无忧,特曲足尝,产自泸州,甘洌芬芳。”表达了他对泸州美酒的真情厚意。
西周名臣 尹吉甫
周宣王姬静初年(公元前820年),辅弼周宣王的大臣有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伯虎等,其中的尹吉甫为朝政中枢的重臣。周宣王英明有道,“任贤使能”,使“周室赫然中兴”,百姓安居乐业,这与尹吉甫辅佐的功劳分不开的。  周宣王五年六月(公元前823年4月),猃狁族迁居焦获,进攻泾水北岸,危及东周,“宣王励精求治,命吉甫北伐猃狁”。尹吉甫亲率大军反攻到太原,取得大胜,又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主持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功绩卓著,深得周宣王器重。据史籍《东周列国志》记载:“宣王晚年病重弥留之际,召见老臣尹吉甫和召虎于榻前,曰:‘朕赖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宫湟,年虽已长,性颇暗昧,卿等协力辅佐,勿替世业!’”周宣王逝世时,立其子周幽王,尹吉甫乃是佐命之臣,不久谢世。  尹吉甫曾作《大雅·庶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还有《大雅·嵩高》、《大雅·江汉》、《大雅·韩奕》等诗篇。他的诗歌主要是歌颂和赞美周宣王的功绩,但对周宣王疏远贤臣等过失,也作了善意批评。如在《大雅·烝民》中记载:“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宣王君德有失也,仲山甫则能补之”。又如在《大雅·嵩高》一文中对周宣王含有讽意。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周宣王的“功"与“过”,对其作了正确地评价。尹吉甫的诗对于历代进步诗人影响较大。尹吉甫的出身地,在历史上有五种说法:一说是西周房州青峰人(今湖北十堰青峰),一说是西周封钜人(今河北沧州南皮);一说是西周中都邑人(今山西平遥),一说是古蜀国江阳人(今四川泸州石洞),一说是古蜀国湔氐山人(今四川岷山)。说尹吉甫是古蜀国江阳人(今四川泸州石洞)的依据是:四川泸州有尹吉甫抚琴台遗址。山西个别地方的地方志也记载说尹吉甫是四川泸州人。
三国时期蜀汉名臣 董和
董和生卒年待考。蜀汉掌军中郎将。字幼宰。泸州人。东汉益州牧刘璋任命董和为成都令,时蜀俗奢侈,他躬身以俭,所辖之地移风变善。迁益州太守,清约如前。与少数民族相交,务推诚心,少数民族对其爱戴信任。蜀汉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诸葛亮同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交情深厚。董和对外管理特殊地区事务,对内参与机要20余年,死时家无财产。
诸葛亮赞叹其工作勤勉时说:"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返,来相启告。"董允蜀汉侍中守尚书令。字休昭,董和之子。刘备立太子,董允被选为舍人,徙洗马。刘禅继位,迁董允为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北代前上疏刘禅,劝其宫中之事向董允等咨询,不久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宿卫亲兵。延熙六年(243)加辅国将军,七年任侍中守尚书令,九年去世。

明代丞相 刘桢
刘桢字维周,泸州人。元末进士,曾任大名路经历。因避青巾李喜之乱,弃官返家,隐居方山。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春,明玉珍率起义军西征嘉定(今乐山市),途经泸州,经宣使刘泽民把桢推荐给明玉珍。明重其才,拜桢为理问。朝夕侍讲,裁决政事。同年冬,明玉珍于重庆称王,桢为参政,多次以时局利害劝其抓住时机称帝即位,明玉珍采纳了建议,于二十二年正月初一,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纪元天统,委刘桢为宗伯,掌管礼部工作。刘桢为明仿周制,设六卿,置翰林院内设国子监,外设提举司,以教授郡县生徒。建社稷宗庙,求雅乐,开进士科。分四川为八道,下设府、州、县三级。并下令奉行明教,坚持红巾军指导思想。轻徭役,薄赋敛,十取其一。实行屯田,"以赡军用"。铸发低额"天统通宝","天统元宝"纸币,改变元末物价飞涨的现象。由于刘桢辅政,大夏政权"纲纪法度,卓然有绪"。天统四年(1365)二月六日,明玉珍病逝。同年冬,刘桢出任丞相,辅佐大夏政权,夏开熙四年(1370)秋逝世。
辛亥烈士 佘 英
佘英名竟成、俊英、泸州城厢人。少年家贫,好练武术。早年当过学徒、船工,加入袍哥义字。20岁考上清末武秀才。曾任袍哥大爷、泸州衙堂勇管带。后因不满清末政治腐败而辞职。他为人重义疏财,好交朋友,被人称为豪士。1904年,佘英受《革命军》、《警世钟》等书影响,常宣传革命,被同盟会四川负责人黄复生邀赴日本。1906年4月抵东京,受孙中山接见。8月加入同盟会。孙器重其才,委以重任,派他回川举义。1907年初,佘返泸州,密设同盟会于小市,联络党人,发展组织。先后在永宁、江安、泸州、隆昌、叙府(今宜宾)等地发动起义未成。几次险些被捕。他没灰心,重往日本购买武器回川,以图再举。
1909年,他先后在广安、嘉定发动起义未成,便率队赴屏山与熊克武等谋取叙府,沿途与清军遭遇,腹背受敌,弹尽粮绝,伤亡殆尽。佘率会党数人,至川滇边境豆沙关,又遭敌围击。他知不能脱险,乃向清军晓以革命大义,慨然被捕,囚于木制笼中,沿途仍向群众宣传革命,押至叙府。在狱中,他痛斥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罪得。1910年2月27日遇难。临刑时,他吟就义诗一首:"牡丹初放却先残,未捣黄龙死不甘。我本为民兼为国,拼将热血洒红毡。"1919年被孙中山追赠为陆军中将。1938年国民政府明令给佘公葬,后又拨款修建纪念碑,碑塔至今矗立在市文化宫内。

辛亥烈士 黄 方
黄方(1883-1912)字鹿生,名学粹,叙永县人。毕业于川南经纬学堂。在校时组织输新学社,受革命思想影响。他任侠好义,被人称为"小孟尝"。1907年入同盟会。与佘英等发动永宁起义,在黄家中赶制炸弹,一晚因收炸药不慎而爆炸,黄负轻伤。永宁县吏侦悉,正欲捕方等,幸被会党派人报信脱险。永宁事败后,方等复谋泸州、江安起义,未成,潜去成都。同年10月,方等密谋成都起义,事败,与杨维等6人先后被捕入狱,受到终身监禁。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后,成都光复。黄等出狱。次年初,任川南军政府总司令,先后统一川南25县。唯合江县吏,前被同志军围攻3月不下,今闻黄就任,派人送信归降,但需黄前往,始开城门交印。1912年1月19日,黄率兵一连,乘船东下,入城受降,接管安民,押回盐税银,率队返泸,行至菜坝茶憩亭时,突遭滇军黄子和部袭击,壮烈牺牲。同年3月18日蜀军政府追赠黄方等为辛亥革命烈士。后由民国政府拨款与佘英烈士合竖碑塔纪念,至今矗立在市文化宫内。
革命家 李大章
李大章 号如章,又名李畅英,四川省合江县望龙镇人。受“五四运动”思想影响,考入成都留法俭工勤学预备学校,于1920年赴法留学,曾和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在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共青团,1924年转党,任青年旅欧支部秘书长,次年转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和邓小平等一起离法转俄习)。1926年底被召回国,到宋哲元部做政治工作。1932年5月到香港中共广东省委秘书处工作,1935年春,任中共北方局及河北省委宣传部部长,次年任北方局秘书长。
抗战时期在太行八路军总部工作,1949年后长期任四川省省长,是中共八大、九大、十大中央委员。李大章代理过贵州省委第一书记。1938年任北方局宣传部部长,创办《新华日报》华北版,《党的生活》、《前线》、《解放》等报刊,1942年9月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1945年12月任中共牡丹江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946年任西南服务团支队政委,率队入川。1949年12月,根据全国大区的设置,四川、西康、贵州、云南和西藏划为西南行政区,在重庆市设立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统一领导西南大区工作。同时将四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和重庆市,隶属大区领导。李大章任川南委区书记兼行署主任,川南军区于1950年2月1日成立,由第三兵团第十军兼,杜义德为司令员、李大章为政治委员。1952年秋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1954年起任四川省省长,先后兼任省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1975年调入中央任统战部部长。
美学家 王朝闻
泸州合江县人王朝闻是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教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2004年11月11日逝世,享年96岁。在他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出版了数十部理论著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美学思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融为一体。
著名导演 凌子风
凌子风是泸州合江县人。是我国著名的导演大师,他一生主演或导演的电影作品上百部,代表作有《中华女儿》、《光荣人家》、《陕北牧歌》、《母亲》、《深山里的菊花》、《红旗谱》、《春雷》、《草原雄鹰》、《杨乃武与小白菜》、《骆驼洋子》、《边城》、《狂》等。凌子风的电影作品善于通过细节刻划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揭示其内心世界,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第一个毛主席像章出自延安时期在鲁艺学习的凌子风之手。

—小熊熊—(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