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头古镇】位于思南城东南30千米处的塘头,自古为鱼米之乡、商贸重镇,是一个镶嵌在群山环境中的高原盆地。龙底江曲折而行,穿过万亩大坝,古镇塘头座落其中。大坝良田四千顷,年产双季稻,收获时金黄灿灿一片,极具观赏性。塘头古镇形成宋末,至明清繁荣极盛。其时食盐、油桐加工业、商贸兴旺发达与石阡、镇远、思州三地通商频繁。众多川、陕商贾云集于此,建成当时出名的十大榨房、十大商号,被人们誉为“小南京”。也带来发达的文化教育,人才辈出。更有“图书东壁”、“文笔西山”、“文阁鸣凤”、“万佛钟声”八大景观映衬,构成一派田园风光和繁华商贸景象图。【甲秀山】距思南县城30千米,位于塘头镇东南约一华里,叠石巍巍,不杂寸土,但杂木野草、藤蔓郁郁葱葱,孤峰拔地而起,如笔插天。四周悬壁陡峭,唯一山径如带盘旋而上。峰顶半亩,平坦如田,居人建阁其上,飞檐翘角,烟雾飘渺。阁内供有文曲星,以保佑塘头子弟苦读中榜。原名火星,又名真武。里人肖绾易名“甲秀”。山上青泉潺潺,犹如乳汁,灌养坝上良田千亩。原楼阁已毁。90年代,居民集资重修甲秀楼,如今古阁重现,游人如织,烟火不绝。
【小溪河】位于思南县塘头镇龙底江上游2千米处的一个小田坝上,竟然有两条河,一条是从石阡奔涌而来,蜿蜒穿过田坝中央,它叫龙底江。另一条顺着大山,不慌不忙,一路斗折蛇行,流过簇簇荆棘、丛丛翠木和深谷中的卵石,汇入龙底江,它叫小溪河。随处可见小溪河两旁怪石嵯峨,杂木翠竹成荫,山花烂漫,溪水清沏明亮,阳光在河底的卵石上游荡,鱼儿穿梭其间。尤其在清波滑石下,有那么一、两条黑鳅鳅、憨态可掏的东西在哪里休闲纳凉,那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岸上是层层梯田次第上升,稻田绿树间居住着数十户人家瓦舍茅檐,炊烟袅袅。架在河边的水车很有一些年代,在淙淙溪水的冲击下仍吱吱嘎嘎地转动,这些共同构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田园农舍风景画。
【两江口】景点。位于思南的塘头与邵家桥交界处。龙底江从塘头万亩大坝奔涌而来,汇入滚滚乌江的怀抱形成宽阔的江面,旋起团团漩涡,怒放出雪白的浪花。两江口江面宽阔,波涛汹涌,河道曲折,四周青山环抱,群峰雄立,蓝天白云下白鹭成行,春燕斜飞,鹰击长空,雀鸟叽叽之声不时从远空传来。身临其境,觉得人与飞禽、江水山色融为一体,形成一幅水墨山水画长卷,是那么和谐自然壮美。江口东岸有仙人洞,传说扑朔迷离。清代思南知府刘谦吉游两江口后,颇有感触,曰:“距郡城三十里,为邵家桥,有仙人洞。或曰桥之东,溪为两江口。从峡上望有亭,不知设何年,至今如新者为仙人家家„„洞有两人对弈,貌飘然异,俄不知所去。”多么神秘、高远的境界。
【古纤道】位于思南塘头与邵家桥交界处的两江口悬崖绝壁之上,高出乌江江面2.6米不等。纤道系明清时期人工开凿,凹陷于绝壁之中,宽度仅为0.5米左右,高不足1.5米,纤夫数十人背负沉重的拉船纤索躬身其间,匍匐而行,十分险峻。因在古代,陆路不通,为此乌江水道成乌江两岸人民的主要通道,故运输量较大,又是逆水行舟,乌江纤道比较多。但此段最为险峻与完整,总长1000余米,如长蛇蜿蜒匍匐江岸绝壁之上。
【塘头小溪河片区】该片区位于乌江东岸,距思南县城35千米。景区内融飞龙洞岩溶景观、塘头大坝田园风光和郝家湾清代民居风光为一体,面积约28平方千米。郝家湾属思南南端板桥乡,距思南县城40千米距石阡21千米。据考,此地在明代永乐年间为“屯地”。后因战乱几建几毁,现保留的是清代建筑。整个村寨全是青石所为,青石古道、青石沟渠、青石古墙。据统计,石道总长1.5千米,石墙总长3.8千米,沟渠长约800米。全寨100多户人家,基本都姓郝。该处景点结构特殊、景色十分优美,古迹很多,具有旅游和科考价值。已被作为“乌江文化第一村”重点开发。景点有郝家湾清代民居、泉水水渠、石板大道与石巷、郝士修故居、古代营盘、“中流砥柱”石墙、飞龙洞、塘头大坝观光农业、小溪河风光、棕丝斗笠与竹编工艺等10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