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璧(1910~1992.10),男,云南省龙陵县象达乡人。1930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八期,先后在武汉和南京分校学习,1933年回滇军任职。1938年2月投奔延安,安排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9月,受党中央指派回云南开展工作,先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他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6年滇军到越南接受日军投降,他的行动被特务跟踪,只得离军返回昆明。“李闻惨案”后,按中共云南省工委安排,他蔬散到缅甸仰光,任党的特支书记。1948年2月,朱接通知回国,参加领导云南武装斗争。3月,他在西山组建了一支云南人民游击武装主力部队,称“一支人民的军队”。朱率这支部队奔袭师宗、围攻邱北、攻克广南。7月1日在广南理达镇正式组成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朱任司令员。纵队赴越南河阳整训,回师转战开广等战斗和军事行动中,坚决贯彻党中央华南分局和云南省工委、桂滇边工委的指示,开辟了滇东、滇东北、滇南大片革命根据地。
1949年初,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副司令员,7月成立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朱任边区党委执委和纵队副司令员。8月,朱与卢汉的代表龙泽汇在石林五棵树村举行谈判,就云南起义时机等事宜达成了一致,并获得卢暗中运送的一批武器弹药。同年秋,朱率部西进,与滇西革命武装配合,粉碎了敌军西逃缅甸的企图。12月9日,卢汉宣布起义,昆明保卫战中,朱率部进行了有力的支援。同时,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歼灭了国民党军欲南逃缅甸的大部残敌。
解放后,朱家璧先后荣获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勋章。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历任昆明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云南省公安厅厅长、十四军参谋长、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南昌步兵学校副校长、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主席等职。为巩固党政军民的团结,为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继续做了贡献。“文革”中遭受诬陷,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坚决拥护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他领导落实边纵政策中,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他还负责云南党史的征集编写工作,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队伍。他惦念弥勒革命老区,多次来弥勒西山视察,促成省拨款兴修了县城至西山勒克村20余公里的简易公路。他三四次亲自到县史志办公室进行指导,并回答他在弥勒西山领导革命的一些活动,核准了部分夸大的史实。他是一位实事求是、谦虚、平易近人的领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赴滇西途中遇车祸,造成脑震荡,中央军委派直升机运回昆明,派脑科专家小组来治疗,虽挽救了生命,但成了植物人,1992年10月27日不幸逝世。朱的追悼会,全省上千“边纵”老同志参加,中共弥勒县委、政府、人大、政协、人武部送上花圈,县史志办专人送去挽联。遵照他的遗愿,朱骨灰的一部分于1993年11月6日撒在西山——他生前战斗第一站勒克山。次年,政府拨款树起“朱家璧纪念碑”,建成一个小陵园,年年清明节,扫墓人络绎不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