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儒将杨绳武

家乡区县: 云南省弥勒市

      在弥勒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能够载入中国二十四史的人物实在太少太少,翻遍浩繁的史籍,我们却在《明史·赵光附传》中,看到了弥勒人杨绳武的名字:

     杨绳武者,云南弥勒人也。由庶吉士改授御史。(崇祯)十一年冬,用杨嗣昌荐召见,吐言如流,画地成图,帝伟之,遂超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洪畴困松山,遂擢杨绳武总督,寻以志完代之,而令绳武总督辽东宁远诸军,出关救松、锦,加衔督师。明年正月,绳武卒官,赠兵部尚书,荫锦衣,世袭百户。

     在弥勒,杨绳武的名字家喻户晓,但杨绳武的故事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会讲了。光耀一时的“畏垒桐乡”府第已经不见了。显赫一时的翰林坟保剩荒家一堆,建在禹门寺纪念他的杨公祠早已毁圮,只有张冲将军在民国时期为他修建的“
杨庄介公读书处”纪念性建筑尚存。明末儒将杨绳子武,是在弥勒这块古老、神奇的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住了不起的历史人物。

      杨绳武,字念尔,号翠屏,弥勒弥阳人氏。生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在丰润病逝时才46岁。平生磊落奇伟,貌言不群,天资聪颖,能诗善文。杨尚昆绳子武幼年在禹门寺读书,常对友人说:“仁人当以天下事为己任,如范文公者,真丈夫也”。绳子武弱冠补弟子贡,屡试冠多士。天启二年(1622年)弥勒建州学,选拔为贡生。天启四年乡试,膺荐第三名。后父母病故,守志读书,暂不远行。刊载康乾两朝《弥勒州志》诗文,多属此期所作。如《禹门漫兴》:“结舍禅林永不移,达人休笑有情痴;但将山水堪携去,方是胡生出谷时”。又如《甸溪烟雨》、《春麦喜雨》、《陀峨山》等都是借家乡山水,抒鸿鹄情怀的杰也诗文。

      崇祯十年(1631年)登进士榜,此为科举取士之最高名榜,殿试翰林庶吉士,官至监察御只,巡河东、浚盐池,完逋谭,岁饥设粥济民。适逢白莲教聚众闹事,绳子武力捕恶,余党立解。巡按河南,郭三海汇集数万反明,绳武率兵驱散。绳武回京条陈,崇祯平台召对,吐言如流,画地成图。例举农之不耕,粟之不收,饥民遍野,盗寇烽起,“救难急开救水也,水也,如人朝饥,不能待晚餐而饱,暮渴不能待明朝而饮”,旋擢升右佥都御只,巡抚顺天,驻遵化。时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末农民大起义遍及全国,已成燎原之势,洪承畴被困松山,崇祯委任绳武为蓟辽总督,赐尚方剑,督师征剿,并赞叹“今之可用者一二人耳,若杨绳武者,真社稷臣矣。”可惜独木难撑倾倒之厦。杨绳武也覆盖因积劳成疾,病故于军旅之中。崇祯闻报,极为震悼,追赠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兵部尚书,谥号庄介公,赐祭葬由吏部发路引,归葬弥勒城南玉枕山,即翰林坟。

      后人在杨绳武读书这地——禹门寺悬崖处建盖杨公祠,有挽联云:“造物忌多才,忍使将星沉蓟海;先生若不死,岂容胡马进辽关。”清康乾《弥勒州志》刊载杨绳武诗文最多,除上说到的外,为官之后有文“尧仁舜俭汤宽四颂”,“鹧鸪集引”,有诗“昆明怀古”,“少年行”,灯市“茶花百韵”等,其中“茶花百韵”50首200句,借物咏志,文才飞扬,可见杨尚昆绳子武文德武功双全,谓名重一时的明末儒将。

唐宋元明清丶(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