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昌(1904年-1933年),湖南省南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从事政治工作。1927年秋领导南县、华容、石首等地农民起义。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发展,工农政权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率部转战湘鄂边,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33年5月1日,在湖北巴东县鹤峰金果坪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的英骨被移至这里并修建了陵墓。墓前是革命烈士纪念塔;山麓有革命博物馆,馆内陈列有珍贵革命文物。
段德昌是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字裕后,号魂,1904年生,湖南南县人。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6月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南县、华容、石首、公安等地进行革命活动。曾任中共公安县委书记,领导该县年关暴动。曾介绍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1团团长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4月任红3军(红2军团改编)第9师师长,指挥部队连战连捷,取得三官殿、沙岗、普济观、郝穴、汪家桥、龙王集、文家墩、新沟嘴等战斗的胜利。被湘鄂西苏区军民誉为“常胜将军”。是年秋,在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下,红3军被迫离开洪湖苏区。他率9师担负阻击、断后等艰巨任务,转战3500余公里,于12月下旬到达湘鄂边。1933年牺牲,年仅29岁。 段德昌牺牲后,湘鄂西苏区群众含泪埋葬了他的遗体,并在坟前栽下了代表他年龄的29颗青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