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福地租舍村

家乡区县: 云南省弥勒市

    初听租舍这个村名,让人有些费解。入村探个究竟,才得知村名起源于清朝初期。时年,弥勒片区水泽丰沛、地肥粮丰,清政府为了把所收大量税赋就地囤积,就在该村建一房舍,名曰“囤积租粮舍地”。缘此,村名称为“租舍”,有村后山龙泉寺碑铭佐证。

      几百年来,租舍村承龙潭水恩泽,百姓丰衣足食、六畜兴旺;今日租舍,被茂密林木包围着的别墅式民居越来越多;村后山腰还有穿村而过的石蒙高速,车流密集;正在修建的云桂铁路从村中延伸,通途初显;村前的葡萄观光大道已见雏形,正待砂石铺面;村北侧建有园林式完小校园、崭新的教学楼里书声朗朗……

    再看租舍村,更加感受到该村的生态、宜居、和谐之美。

散户“集结”成一家

     “租舍是个特殊村,有337户1100多人,有彝、傣、汉等多个民族杂居,7个生产队分布在7个地点,开个会都很难吹响‘集结号’。”租舍村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童金华介绍,租舍村隶属于弥勒市西一镇攀枝邑村委会,位于弥勒市城乡结合部,距市3公里、距镇31公里。

       正因为距城区较近,在弥勒市的建设规划中,部分村民的土地被征用。童金华介绍,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年时间里,他们村的环境、民居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要把“一村七点”集中起来,仍然是个最大的难题。2008年,租舍水库片区的土地被征用,所涉及的村民就面临着搬迁。在村干部的眼里,这就是一个吹响“集结号”的良机。

      于是,村干部首先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而后请农村建设规划专家,对5个生产队将要搬迁的地点进行了面积、样式等方面的全面规划,并报请弥勒县(现为市)政府审批。集大家的智慧决定,围绕“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筑风格”要求,把零散的村民居住点全部集中在一起,实现“建筑美化、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沟渠净化、村庄绿化”的目标。

     “当时,按照上级补一点,村民投入一点的办法,在我们村龙潭寺下面,也就是租舍村的中心点,统一建成了70栋楼房,每栋两屋半、210平方米。”童金华介绍,2009年年初正式搬迁,自此,7个生产队中的6个实现了“集结”。

      今年59岁的刘光明就是当时的搬迁户。

      在他家里,崭新的两层楼房门口,摆放着大小各异的拖鞋,屋内铺着灰白色瓷砖,墙上有明亮的玻璃窗;宽敞的客厅正中,白色的电视柜上摆着一台40英寸的平板电视;宽大的大理石茶几上放着蜜桃、荔枝等水果;整洁的卫生间里有水冲式马桶、墙上挂着太阳能淋浴喷头……屋内整洁明亮,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

    “为支持云桂铁路建设,还有89户村民的房屋需要搬迁重建,新址就在村南侧,建筑规格与之前搬迁户的楼房基本一致。总体来说,将会更美观、漂亮。”童金华说,目前,租舍村还有一个生产队未能“集结”,不过,按照总体规划正在对该片区进行重建或民房改造,将来也会越来越美丽。

产业支撑促农致富

    “我们老两口能住进这么好的楼房,知足了!过去,那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村民刘光明满脸堆笑。他回忆,未搬家之前,他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原来的住房环境根本不能与现在的环境相比。不过,在装修时,为了漂亮,大家在装修方面都加大了投入,至今还欠下部分外债。不过,靠他大儿子做生意和二儿子在外务工的收入,用不了几年就能还清了。

    未搬迁之前,刘光明家里主要靠养殖、种植创收。如今,土地被征用后,现在已无法开展养殖,他们夫妇就成了照看孙子孙女的“家庭主妇(夫)”。但实现家庭收入稳步提升的条件早已具备:首先是距弥勒市较近,他的大儿子在附近做起了生意,政府给予了他的二儿子务工照顾,而他们还有每月的搬迁户补贴。

     童金华及其他村干部认为,村民的致富路远不止进城务工,还有大部分持有土地的村民依靠丰沛的水资源种水稻、葡萄、人工菌,饲养山羊、肉牛等,都有不错的收入。

    “村口正在建设的是湖泉东路,也叫‘葡萄观光大道’,用不了多久,这就是一条村民的‘财富大道’。”该市西一镇副镇长毕树权介绍,该村有了葡萄观光大道的优势,除了葡萄种植产业带动外,还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就是融入城市规划的新兴家政服务。政府对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再培训,增加了他们劳动的技术含量,形成新的产业工人。这里还将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客栈、农家乐等旅游环境,因为观光大道从弥勒直通新哨东风葡萄酒庄和将要建成的普龙火车站。

规划让家园更加宜居

    “租舍的发展起步于新农村建设,其发展却来自规划。”童金华与村干部都这么认为。早在建设新农村初期,村干部就开始对租舍村进行规划;第一批村民土地被征用过程中,他们又汇集群众意见和市、镇政府的批示,全面规划出了集中、宜居、村民满意的“别墅群”;第二批村民土地(云桂铁路占地)被征用的过程中,他们又在为搬迁户规划“新家园”。

    “每一次搬迁,我们都以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实现‘越搬越富、越搬越美’。”毕树权说,如今租舍村已在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新的学校、超市等设施都在规划中。当前,按照州、市建设“美丽家园”行动计划的要求,租舍村被列为首批规划村。镇党委、政府将在对租舍片区“做特色民居、做美丽村庄”的基础上,以展示风情、发展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为打造中心,注重民族风情、民族乐器、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艺品等方面的深度挖掘,让公共活动场所发挥民族风情在旅游中的作用,让租舍既有农村特色、又有现代城市气息。

唐宋元明清丶(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