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内农民在早、晚造新谷登场的次日有“吃新”习俗流行。“吃新“又称为“尝新”“新谷节”, 建国前,新兴的“吃新”习俗颇为流行。新兴的“吃新”与一些地方只吃“六月造”不同,新兴吃两造新。具体时间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日子,由农户根据各自稻谷成熟情况和收割的具体时间而定。一般在农历六月造和十月造,早、晚造稻谷登场的次日举行。
在开镰收割,新谷登场的次日,即“吃新”当天,家家户户早早来到田间,先精心摘取颗粒饱满的稻穗,捆扎成稻束,把它们悬挂在农舍门厅的两旁,供奉在中堂的桌案上,祭拜谷神和祖先。同时打下些新稻谷,整成新米做成饭。再摘些蔬菜瓜果做成菜,还要杀鸡宰鸭,捕鱼捞虾,买酒秤肉。中午时,摆酒设宴,请来亲戚邻居,同吃同庆。并将第一餐第一碗新米饭连同酒菜一起,让家中诸神和祖先先尝,感谢他们的保佑,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这种在县内农村广为流传的习俗谓之“尝新”。 餐席以新米饭为主,还有鲜嫩的茄子、辣椒、黄瓜、南瓜、豆荚等时令蔬菜以及鸡、鸭、鱼、肉等。农户以七线禾穗置饭上蒸熟,象征丰收在望。有的地方争先尝新,先收割一小块稻谷整米做成新米饭,新米饭要掺一点旧米饭,表示新旧交替。祭神祖时,除了新米饭,还摆上“三牲”(猪头、公鸡、鲤鱼),炊黍糕(黍仔又称黍米、小米,用其蒸炊的一种米糕),先敬神农和土地,再敬家神和祖先。然后合家或全村聚食畅饮而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