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莆田必去之地,拥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湄洲岛

家乡区县: 福建省仙游县

       湄洲岛自古属于福建莆田,在台湾海峡西岸中部,交通部确定的中国四大国际中转港之一的湄洲湾港的北部。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全岛南北纵向狭长,形如娥眉,故称湄洲。


      湄洲岛是莆田市第二大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


      湄洲岛紧靠福建省的“黄金海岸”湄洲湾,离大陆仅1.8海里,东距台湾台中港72海里,南达厦门港100海里,北抵福州马尾港70海里。湄洲湾北岸拥有轮渡码头、3000吨对台客运码头一类口岸等对外交通设施,以及通达全岛各地的公路网。

      湄洲岛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摄氏21度,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气候温和。

      湄洲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和自然资源,是旅游度假胜地。蓝天、碧海、阳光、沙滩构成浪漫旖旎的滨海风光。全岛海岸线长30.4公里,有13处总长20公里的金色沙滩,还有连绵5公里的海蚀岩。岛上有融碧海、金沙、绿林、海岩、奇石、庙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20多处,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观。千古绝唱的湄屿潮音,或如管弦细雨,或如钟鼓齐鸣,如怨如诉,如歌如吼。峥嵘嶙峋的鹅尾神石,历经岁月洗礼,酷龟、如蛙、像鹰、似狮、若舟。[

湄屿潮音

      白玉沙滩背靠妈祖山,北斜湄屿潮音,笑口迎东海,青山绿水,碧海银滩,白欧踏浪。更有渔村乡情。
     祖庙前面海岸岩石错列,有大片辉绿岩,受风涛冲蚀,年长月久,形成天然凹槽,宽一、二米,长数百米。随着潮汐吞吐,产生共振,便发出奇妙而有节奉的音响。游人到此,必融入“湄屿潮音,世代香火”。

 

九宝澜黄金沙滩

     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九宝澜黄金沙滩位于湄洲岛西南突出部,前临碧波万顷,后枕绿茵千畴。金色的沙滩绵延数公里,宽敞平坦,状如一钩新月,悬挂在湛蓝的大海上。
     九宝澜沙滩长3公里,宽500米,滩平坡缓,沙细如面,面对浩瀚无垠的碧海,背依千亩葱茏的木麻黄,滩头奇峰挺秀、怪石嶙峋,造化的钟灵毓秀,令人叹为观止。美国一位环球旅行家触景生情,赞美此地为“东方夏威夷”。2000年以来,九宝澜沙滩已开辟成休闲胜地、海滨浴场。周围有不同档次的旅店宾馆,滩头林荫中遍布优雅的情侣屋和别致的简易帐篷。春秋之间,特别是夏天,观光消暑的游人纷至沓来,尤其是精力充沛的青年人。到九宝澜游览,最好的时辰是晨昏。

 

湄洲祖庙

      湄洲岛的妈祖庙尊称为“湄洲祖庙”,创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娘逝世的同年,初仅数椽;经历代扩建,日臻雄伟。明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奏称:“神显圣海上”,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来到湄洲岛主持特御祭,扩建庙宇。清康熙统一台湾,将军施琅奏称:“海上获神助”,又奉旨大加扩建。湄洲祖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全世界华籍海员顶礼膜拜和海内外同胞神往的圣地。
     湄洲祖庙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妈祖祭典也于2006年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号“妈祖信俗”成功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拉比召开的评审,列入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是中国首个世界级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湄洲祖庙后方岩石上,有“升天古迹”、“观澜”等石刻。站在石上,顾盼茫茫大海,白鸥掠波,舟揖穿梭;山海相衔,海天相接。前方岩岸海床有大片辉绿岩,受风涛冲蚀,形成天然凹槽,潮汐吞吐之声,由远而近,初似管弦细响,继如钟鼓齐鸣,再若龙吟虎啸,终则像巨雷震天,骤雨泻地。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因而驰名。

荣誉:2002年,湄洲岛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4年,湄洲岛被全国绿化委评定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2006年,中国文化部报请国务院先后批准《湄洲妈祖祭典》、湄洲妈祖祖庙分别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1月1日,“中国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在湄洲岛正式授匾、揭碑。
2008年,湄洲岛被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卫视频道主办、福建省旅游局支持、福建省旅游宣传中心协办的“福建最佳旅游目的地”大型推举活动评选为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
2013中国海洋宝岛榜中,湄洲岛以“湄屿潮音、世代香火”的美誉名列第9名。

安。(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