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台的山,座座森然高耸,青黛挺秀,好像是造化妙施天工巧手给精致地绣在莹蓝的天幕上的。 我之于金刚台,多次结缘,先是多次山外远观,后是得缘多次入山细览,日久缘深,渐次认定,金刚台该当是造化在豫南大别山腹地布置的一座仙境——人在山外,青山天幕挂画,白云朵朵,静卧青山,神秘的青黛,让人禁不住猜想那里面住着很多的神仙;身入山中,幽溪百谷鸣琴,山鸟处处,唱语林间,清净的世界,让人禁不住相信自己就是这里的仙人。
进入金刚台山口,就好像走进了域外净土,红尘远退,幽静到心,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仙风道骨的气韵。顺着峡谷入山,两侧青山绵延携扶,一路山溪如弦在耳,那种亲切,让人觉得不是在山路上跋涉,倒像是在自己清雅的心境里自在地徜徉。
入得深处,脚底下一径细软,蜿蜒入谷,渺渺通幽,人走在上面,觉得前面好像就是仙人的居处。沿途清荫沁凉,虫鸣传幽,花香缕缕清晰入神,禁不住心念飘逸入幽,心上幻境迭生,自觉步步踩踏的是这里仙人徜徉的净土;山径依山随势盘曲变幻,时有山溪蜿蜒出来把路隔断,却又有三两画桥精巧通连,一路穿溪过桥,神思随而婉曲入妙,更兼山谷水烟氤氲弥散,林木山岩朦胧生幻,想来仙界也是不过如此的吧。
如果有些小疲累,就随处坐下。随处坐下,就有好风景供你缓斟细酌——可闲看白云拭山,可静享清风拂襟,可细聆幽虫絮耳……这里的幽静,从四围里漫进宁静的心里来,心底的宁静,漫溢向那满谷的幽静里去,心宁与山静,浑然一体。人在幽境,心上宁静,静心入幽,感物细敏,故能知觉花香笼心,故能解悟鸟语拨神,比如援草扶岩慢行间,闲送眼目,忽有野花破静摇灿,欢舞来袭,红灿照眼,耀人心境,或有幽香飘来,似可觉悟到那幽香的丝缕在幽静的心境上清晰地划痕,如此诸般,都是心神通幽得来的妙处。
身在幽境,往往神接幻境,敏聆万籁妙音,恍惚似渺渺天音撒落心境,声声空净清灵,蕴韵丰悠,似只可心领神会,却无力造语言说,无力借笔墨文字播及域外之人,心下愧疚。
时有水声轰鸣如雷,沿谷传来,循声曲折近前,往往瀑流千尺,高崖悬练,流雪泄玉,豁然壮人观赏之幽心。
如果站在一高处,不经意间偶一回看,坡高境阔,足可任你放目出谷,驰骋心怀——你可以看见青山舞岭,抛掷古阳;青峰摩天,撑举天伞;长天出谷,奔碧驰蓝……每一眼都是造化的奇景。一回首之间,即可得来这意外的满满荡荡的福气,此等美事,山中一举手一投足皆可得到,尽皆偶然无心之遇,般般件件,皆是心畅心舒之机。置身山中,可心怡神,堪称随处皆为福地。
每每金刚台游毕归来,俯首低回,灯下默念,都觉得金刚台玲珑在心——条条山溪水声千幻,一溪溪琴弦;面面清潭鉴照青山,一潭潭山影;山山林间百鸟繁响,一坡坡鸟语……神府里满是金刚台的无限幽韵。
幽思里回念自视,满心境里都是金刚台那域外的幽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