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家乡区县: 福建省新罗区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83年,系福建省最早创办的公立高等职业院校之一、中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学院占地420亩,规划用地650亩,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享有“花园式”学府的美誉。学院是一所文、理、工结合的综合性高校,设有文化传播系、经济系、资源工程系 、计算机系、土建工程系、旅游系、外语系、化学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十个系共36个专业,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现代、新兴、实用特点,贴近市场经济需求。

校训

弘毅笃行 技精业成

弘毅笃行-----“弘”是宽广之意,“毅”是强韧之意,“弘毅”指的是宽广、坚韧的品质、态度,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这是完成学业、达成事业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笃”是专一,是坚定;“行”是实践、是行动;古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成功成才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有一条是必经之路,那就是坚定不移和持之以恒的行动和实践。

技精业成-----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直接,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让学生熟悉行业、融入行业,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让观念从“学优则仕成”向“技精则业成”转变,这才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真正开始。

1 发展历程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闽粤赣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龙岩市,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示范性建设骨干高职院校。学院创办于1983年,前身为闽西职业大学,2004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以培养应用型高等专业技术人才为办学宗旨。校址设于风景秀丽的龙岩市莲花山公园南麓,校园内环境优美,处处树木成行,绿草芳菲,鲜花吐蕊,为莘莘学子治学求知创设了一流环境。历经3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创出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突出实践教学特色,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凸显现代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100%推行“双证书”制(毕业证与职业技能证),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校内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30多个工种的初、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鉴定资格。学院建立遍布闽南金三角、广东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网络,毕业生连年保持95%以上的高就业率。

2 学校规模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设10个系36个专业,现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7个、省级教改综合试验项目2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学院坚持“以品德为根本、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主线”的育人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毕业生以素质高、技能强、岗位适应周期短等优势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实力,近三年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达95%以上,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茅。

  学院占地420亩,规划用地650亩,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享有“花园式”学府的美誉,校址设于风景秀丽的龙岩市莲花山公园南麓,校园内环境优美,处处树木成行,绿草芳菲,鲜花吐蕊,为莘莘学子治学求知创设了一流环境。校内建有标准田径场、标准游泳馆、各类球场等,创设了治学、生活、健身的一流环境。学校建成了居闽西五大重点实验室之首的闽西食品研究所、闽西唯一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闽西规模最大配置最高的计算机中心以及校园宽带网络、多媒体教室、现代语音室、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标准田径场、标准游泳池、条件一流的学生公寓等现代教育教学设施。拥有各类实验(训)室40多个,校内外实践基地80余个。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人,教职工50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人,双师素质教师占70.8%,现有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设施完善配套,教仪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藏书57万册,办有公开出版的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术刊物《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建成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和覆盖全院的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内实验实训室4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5个,中央、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与世界500强企业紫金矿业集团、国际工程机械行业50强龙工集团联合开展订单培养。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基地,可对44个工种(岗位)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和认证,并颁发国家、行业、企业资格证书,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平均为98%。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文、理、工结合的综合性高校,设有文化传播系、经济系、资源工程系 、计算机系、土建工程系、旅游系、外语系、化学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十个系共36个专业,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现代、新兴、实用特点,贴近市场经济需求。

3 师资力量

  大力实施职大实践特色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一是通过轮流派专任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长期聘请当地经济师、高级工程师、各行业能工巧匠等30多人为兼职教师,出台措施鼓励专任教师参加技术资格考试等渠道,塑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是典型的“双师型”师资。二是不惜资金投入,加强实验(训)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建有较高规格的实验(训)室40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80多个。三是在课程设置、课程考核等方面,充分凸现实践技能教学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各专业安排1/3以上课时进行实践教学,确保三年内掌握一门熟练技能;在课程考核上,把技能考核列入课程考核之中,有的课程以技能考核为主;四是适当压担子促成才,对英语、计算机两项基本技能规定了各专业的过级要求,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过“外语关”“计算机关”、“职业上岗证关”,作为取得毕业证书的必备条件。由于专业设置适合市场需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强等优势,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之际,学校毕业生以独有的优势连年保持95%的高就业率,毕业生遍布广东珠三角、闽南金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4学院荣誉

  学院先后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绿色学校、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2008年7月,被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办学综合实力跻身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Sun.(2015-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