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样羹”

家乡区县: 汕头市澄海区

每年正月初七,潮汕各地乡村,举凡旅居异地的游子,归国探亲观光的海内外侨胞,他们都兴致勃勃地与亲人共同品尝清醇可口的“七样羹”,叙乡情,谈发展,醉倒在浓浓的乡情之中。

“七样羹”的简介:

七样羹又称“七样菜”、“七宝羹”或“七种粥”,是闽南地区春节时独具特色的一种饮食风俗。“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各人(芥蓝)”

吃“七样羹”始于晋时:

吃“七样羹”的历史从何时开始,它有什么内涵呢?汕头市美食协会负责人张先生介绍说,《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晋时,南人以七样菜为羹”,这是关于“七样羹”的最早记录。可见这种习俗是从中原地区传到潮汕的。而今历经千多年,“七样羹”的名字没有变动,而在中原这种习俗早已随时代的变迁而湮没了,惟独潮汕文化仍然固守着这久远的文明。


乡稻MOMO(2015-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