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景点—方饭亭

家乡区县: 汕尾市海丰县

简介

  方饭亭座落于海丰县城北郊的五坡岭上,五坡岭现属彭湃中学校址。方饭亭是一座煞有气派的八角双层重檐攒尖顶的古亭,坐西北面向东南。方饭亭台阶下几米处有一块宽1.5米、长0.5米的大石碑,碑上镌刻了“一饭千秋”4个金色大字,踏着分5层34级的台阶而上,就可到达月台。月台长20米,宽13米,通高9米,上有8根大柱子支撑亭顶。基座四周为红色围墙,高米许。

  月台后侧还置有一座庑殿顶的小石亭,在大亭庇盖之下。小石亭建于先,大亭为后所建。小石亭内竖一块高2.7米、宽0.9米的石碑,上刻文天祥石像。此画像系明代惠州知府甘公亮从文天祥的家乡江西庐陵取来而勒于碑上的。碑像上面题刻文天祥的《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衣带铭》是1283年文天祥就义后,从他的衣带取得的,故名。

  小亭两旁的石柱刻有一副对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此联为明代潮州籍状元林大钦所书写的,笔力苍劲遒俊。《海丰文物志·亭台》上载有:“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为赞颂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由邑庠生吴子昌提请广东提学章朴庵恩准,令海丰知县杜表、县丞陈义、教谕林右、训导万秉和等协力同心,于五坡岭上建立表忠祠。

  次年,元兵逼近南宋国都临安(浙江杭州),他以右丞柏枢密使的身份出使元营,慷慨陈词,坚强不屈。不料南宋政府又派人前去求降,文天祥被元兵扣留,被迫北上。经镇江时,他乘夜逃脱,历尽险阻到福建招募将士,辅助端宗再次起兵抗战。祥兴元年(1278年),在广东海丰五坡岭遭元兵袭击,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兵押着他经海道至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准备破灭南宋朝廷的最后根据地,受到宋军的顽强抵抗。元将张弘范逼迫文天祥给保卫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写劝降信,文天祥严正拒绝,并把途中写下的《过零丁(伶仃)洋》一诗给张弘范看,以表明自己的心迹。

GG66(2015-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