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柳林县位于山西省中部西缘,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北和临县毗连,东与离石、中阳交界,南和石楼为邻,西与陕西省吴堡、绥德、清涧等县隔河相望。县城扼晋陕通衢,为山西省的西大门。 以县城柳林镇为中心,正东至龙门垣乡贺家岭村东与中阳县接界处17.85公里,正南至张家圪台乡君君山村南与石楼县接界处31.75公里,正西至石西乡后河底村西黄河东岸24.4公里,正北至西王家沟乡梁家坡村北与临县接界处23公里。县境东西宽42.25公里,南北长54.75公里,介于东经110º39′45〃~111º05′33〃、北纬37º08′53〃~37º37′28〃之间。总面积1287.29平方公里(1930941.6亩)。
水文地质条件
柳林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中段西侧,属西北黄土高原地带,黄土丘陵沟壑区,整个地势东高西低,三川河东西横贯全境,由于流水切割,黄土丘陵地形破碎,沟谷走向多由东向西,南北羽毛状排列。境内较大的垣面有东部龙门垣乡的东垣、中垣、西垣;西部石西乡的呼家垣、刘家垣等 ,其余大部分为梁峁沟壑地形 。只有三川河两岸有狭小川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该县主要蔬菜产区。县东北王老婆山海拔1525米,为该县最高点,该县最低607米。境内主要河流有三川河、金家庄河等,均向西注入黄河。 清河又名三川河,由东川、南川、北川三条河流汇聚而成,蜿蜒百十里,最后注入黄河。七十年代以前水深河宽,可以行船;现在由于水土流失,水已经很少了。 在流经柳林上青龙一带的河床两边,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无数泉眼,趵突喷洒,明净如玉,清冽甘甜,此即有名的柳林泉。柳林泉为温泉,盛夏酷暑其水清凉,隆冬严寒其水温热,蒸汽袅袅,白雾茫茫,一片迷蒙缥缈之象。十冬腊月,大姑娘小媳妇围坐在茫茫白雾升腾着的泉水旁,边洗衣服边聊天,如仙似画,故有“三十里桃花洞,四十里抖气河”之说。(三十里桃花洞在今汾阳市西的向阳村)。 根据《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柳林泉被暂定为一级泉域保护区。
气象气季节条件
柳林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多干旱。年平均降雨量472.3毫米,年平均气温10.5℃,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9小时,无霜期年均199天。 该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年均气温9.2度,一月均温 --7 度,七月均温22.7度,年降雨量50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180天至190天。
农作物
柳林县农作物以小麦、谷子、高粱、玉米、大豆等为主。
地下矿藏
一、勘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境内仅有少数学者对地质进行过初步的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直到80年代末期,境内先后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勘探和普查,其中有石油普查、煤田普查和勘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调查和勘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矿产普查。煤田进行过两次较系统的勘查。 第一次勘探于50年代中后期。地质部华北地质局212勘探队、山西省地质厅燃料队、山西省煤炭管理局西山矿务局地质队先后进行过煤田地质普查和勘探。华北地质局212勘探队在1956年2月提交的《山西省临县、离山、中阳、碛口至柳林镇一带煤田地质普查报告》中,估算出县境内约480平方公里(即矿产资源分区第Ⅲ区)内煤炭地质储量达39亿吨。 1959年,山西省煤管局西山矿务局地质勘探队在柳林镇以北约26平方公里范围(即柳林勘探区)内进行了煤田精查,当年10月提交的《河东煤田柳林勘探区最终(精查)报告》中,求得总储量87 580万吨。同年对柳林镇以南约130平方公里范围(即青龙城勘探区)内进行了普查勘探,当年10月提交的《山西省河东煤田青龙城区普查勘探报告》中,求得普查储量134 899.9万吨,概查储量47 208.74万吨。同时,勘探队对与煤矿相关的矿产也进行了零星的概略了解。 第二次较为系统的煤田勘查是在70年代末进行的。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 队在县境内进行了l:20万区域矿产调查,提交的1:20万《柳林幅矿产图》中,标明县境内共有烟煤等9个矿种,矿产地23处。 山西省地质局215地质队、山西省冶金厅地质队也先后对县境内的部分地区进行过烟煤等矿产的勘探。 80年代中期,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对县境内大部地区进行过勘查。在1990年9月提交的《山西省柳林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中结论:沿刘家山、大井沟、青龙城、阎家湾、张家社大沟之煤层,东界线以西直至黄河东岸,均埋藏有优质煤炭。从煤层东界线以西至杨家峪、穆村、龙花垣、王家庄一线的煤层,埋藏深度小于500米。柳林矿区煤系地层总厚度为151.5米(柳林精查区145.85米,青龙普查勘探区158.88米),地层走向大致为北北西至北西,倾向西南,倾角一般为3º~8º。矿区储煤共ll层,全区可采煤层为4#、8#、9#,局部可采煤层为2#、3#、5#、6#和10#,平均总厚度为13.7米。煤质低硫、低灰、发热量高,4#、 8#、9#为优质主焦煤,储量大,属世界稀有煤种。区内为一单斜地质构造,贮存条件好,层理清晰,节理较发育,倾角平缓,对比层明显,断裂不发育,无大的褶曲层,属第一类构造简单、煤层稳定、易采类型。本区48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质储量达26.97亿吨。杨家峪、穆村、龙花垣、王家庄一线以西直至黄河岸边,煤层埋藏深度均在500米以上。全县远景储量80亿吨以上。 1987年6月,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地质矿产部和煤炭部联合发文,将柳林矿区的优质焦煤列为稀有煤种,指示实行保护性开采。柳林煤田成为全国三个国家级保护开采主焦煤的煤田之一。 二、矿藏 柳林矿产资源丰富,尤以优质煤著称。其中4#、8#、9#主焦煤低硫,低灰,粘结性强,发热量高达8000大卡,被誉为“国宝”。全县储煤面积480平方公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60亿吨,远景储量180亿吨。且埋藏浅,易开采,煤层稳定。 除煤炭之外,褐铁矿、石膏、铜、铝土矿、铅、硫磺、粘土、石英、云母、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等等矿物储量也都十分丰富。
交通条件
一、目前现状 柳林为山西省的西大门。青岛——宁夏的307国道穿境而过,军渡黄河大桥沟通秦晋。全县的交通运输非常便捷,有大巴、中巴、小巴直通山西省省会太原,吕梁地委、行署所在地离石以及秦晋重点地区。 东沿国道307线至吕梁行政公署驻地离石县城28公里,至省会太原市219公里,至首都北京市761公里,至天津市763公里,至塘沽港824公里西沿国道307线过黄河军渡大桥至吴堡县城——宋家川镇24公里,至绥德县城87公里,至榆林市20l公里,至革命圣地延安市291公里,至陕西省省会西安市659公里,至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735公里;南沿柳(林)石(楼)公路至石楼县城76公里北沿柳(林)结(绳嫣)公路转离(石)林(家坪)公路、经忻(州)碛(口)公路,至临县城97公里。 孝柳铁路穿越境内,县城距起点站孝西站110公里,距终点站——穆村6公里。 二、建设中的交通干道 (一)太中银铁路 太原至中卫(宁夏银川)双轨铁路将一条横贯中西部的重要铁路通道。是连接西北与华北地区的重要枢纽。该线路起自太原枢纽,从柳林进入陕西省,止于宁夏中卫市,与包兰铁路相接,全长802公里,设计能力货运1500万吨,总投资152亿元。计划2005年开工,2008年底建成。柳林是个煤炭、铝矾土等资源大县,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太原至中卫双轨铁路的建设将增加柳林的运输能力,并对柳林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二)离军高速 离军高速公路是国家“五纵七横”青岛至银川国道主干线和我省“人字骨架、九横九杯”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西跨黄河、直达秦蜀的重要通道。起点位于吕梁市离石区,与汾离高速公路相接,途经离石、柳林两县区,终点位于柳林县军渡晋陕交界黄河东岸,与陕西省在建的吴子高速公路相连。 该路段全长38.55公里,采用高速公路山岭区工程技术标准,路基宽度24.5米,双向四车道,设计荷载公路二级,概算投资25.85亿元。离军高速柳林段有龙门会、上青龙、高红等出口。 离军高速公路9次跨越三川河,6次跨越307国道;全线桥隧总长达20.2公里,占到总里程的52.5%;全线煤矿采空区治理总长度达5.21公里,采空区上方有4座隧道和2座大桥;每公里造价高达6700万元,在全省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中仅次于晋济高速公路。 (三)沿黄干线 沿黄干线公路是山西省“三纵十六横”国省干线公路网的西纵干线,也是山西省“十一五”规划的交通建设重点项目,该路起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万家寨黄河大桥,止于运城市平陆县城,全长903公里,纵贯忻州、吕梁、临汾、运城四市,辐射84个乡镇,受益群众近600万人。路线全长903公里,其中忻州境内192公里,吕梁251公里,临汾198公里,运城262公里。全线建设标准一级公路17公里,二级公路569公里,工程估算投资19.8亿元,建设工期2年。 沿黄干线公路的建设对我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发晋西北煤田和柳林煤田,推动资源深度开发加工,改善产业结构,优势资源配置,增加国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四)沿黄扶贫旅游公路 沿黄扶贫旅游公路纵贯山西西部,北起偏关县才牛湾,南至垣曲县寨里,全长1295公里,建设里程1052公里,沿线途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穿越偏关、河曲、保德、兴县、柳林、石楼、永河、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夏县、平陆、垣曲等19个县,66个乡镇,254个建制村及30多个旅游景点,区域人口515万人。 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全线建设标准:二级公路107公里,三级公路650公里,四级公路295公里。 沿黄扶贫旅游公路的建设,将大大改善我省西部交通状况,对促进黄河沿线扶贫开发、对外开放和旅游,培育产业优势,繁荣区域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