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加快打造区域经济中心步伐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盘大棋,辛集市要借势,在这盘大棋中,既要积极主动,也要选好项目。我们决定抓住城市的特色和优势,主动对接融合,重点开展产业、企业、园区以及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对接,加快实现‘四大跨越’、建设高品质中等城市、打造区域经济中心步伐。”辛集市市长巴利凯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推动辛集市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他们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政策组、信息组、市场组等十个专项小组,统筹协调对接京津、承接产业转移等重大事项。同时,分别成立北京和天津两个联络机构,负责对京津有关政策、信息、项目的对接和联系工作。辛集市把工作重点放在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上,确定了功能互补、借势发展的思路。
做实承接平台,从规划、产业、政策等各个方面破题,形成产业承载能力。巴利凯认为,找准切入点十分关键。经过多年发展,辛集市已培育形成皮革、化工、钢铁机械、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和泡塑、玉米油、羽绒制品“三大特色产业”,这些产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特别是该市拥有省级园区辛集清洁化工园区,是中昊集团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同时,市域内已探明岩膏盐储量约200亿吨,这些都为延伸产业链条,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
巴利凯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京津的辐射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一定要在这个大棋盘里借势发展。为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发展目标,打出四张“对接牌”。首先,像皮革业、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等五大产业要借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目前,除了皮革业的对接外,他们还通过和其他产业、企业对接,形成了产业规划:将装备制造业,以腾跃铁路机车配件、踏岳车桥、佳信汽车制动、华仪汽车仪表、金士顿轴承等骨干企业为依托,承接京津地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机械设备研发机构等转移;新型建筑业,以雪龙公司与住建部、清华大学合作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战略新兴产业,以与北京东旭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积极引进绿色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产业。
第二张牌,是借势发展现代服务业。辛集市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国家AAAA级旅游购物景区国际皮革城、省电视台拍摄基地欢乐谷生态园等现有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澳森温泉度假城、玉雕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现购物、生态、工业、文化、温泉度假“五个旅游”同步推进,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观光旅游度假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澳新印象物流产业园暨冷链物流保税园区项目,加快建设进口食品展示中心、冷链仓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形成服务京津、辐射华北的大型进口食品集散地;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瞄准金融、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等,积极引进京津高端要素资源,借助京津资本市场改造提升优化辛集市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北京君领控股有限公司在辛集市投资建设金融CBD项目,为辛集市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投资提供最快捷、最现代的服务。
第三张“对接牌”,针对公共服务,在资源共享、培训交流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通过采取名师讲座、名医坐诊等形式,吸引京津相关要素向辛集市辐射,借势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依托教育城建设,加快与京津大专院校的沟通联系,力争联合创建一所高等院校;在整合现有医疗资源的基础上,同京津和省著名医院联合创办一所高规格、高水平的区域性中心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同时,大力推进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养生、医疗养生等在内的大健康服务业。
俗话说:“京津出门是河北,河北抬腿进京津。”但是众所周知,京津出门却不是辛集,毕竟区位是无法改变的。但是要想拉近和京津的距离,辛集只有做好连接文章,完善基础配套,尤其是形成与京津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这是辛集打出的第四张“对接牌”。在巴利凯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张规划到2030年的辛集市城乡总体规划图,规划区面积为88平方公里。在这一规划图中,辛集市加强高速公路的建设,配合石济高铁建设,加快启动辛集客站和区域客运枢纽中心建设;加大石黄高速辛集旧城出口项目推进力度,加快清新南北向高速公路项目跑办,为辛集市打通连接京津的南北大通道,构建更加健全完善的交通网络。同时,辛集还将加强立体交通体系建设,目前正在对建设通用机场和航空产业园进行跑办。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251387414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zhoucong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4457084.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