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成人礼——出花园

家乡区县: 揭阳市揭东区

众所周知,潮汕地区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传承得比较完整的地区。这一点,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潮汕人我是深有体会的。潮汕地区保留着各种各样的传统,其中潮汕地区的饮茶文化、节日文化、婚嫁文化等都是相当具有地方特色的。

在潮汕地区众多的传统中,我有过切身经历的便是成人礼“出花园”了。

潮汕人大多数没有宗教信仰,但都会祭拜祖先和“老爷”(多指历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名官或德高望重的乡绅等,如海瑞、关公等)和各种神灵(如灶神等)。潮汕地 区有小孩子的家庭都会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早上祭拜“公婆母”(不同区域的人叫法可能有不同),以祈求小孩子健康平安长大。这种祭拜要持续到小孩子15岁 (虚岁)时,便为其举行称为“出花园”的成人礼。

至于成人礼为何叫做“出花园”,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因为据说这个传统是从宋代甚至更前的时代便传下来的。在许多解释中比较被人们所认同的就是古人用“花园”一词来比喻美好无忧的童年,出花园就表示天真无知的童年岁月已经结束,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从前潮汕家庭一般都有较多的孩子,普通的家庭都是不可能为每一个小孩举行完整的成人礼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为家里的最大孩子和最小的孩子分别举行相对完整 的成人礼。潮汕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在这上面也会有所体现,一般男孩子的成人礼会相对完整一点,被省略的概率也较女孩子小。

比较完整和传统的成人礼都是在小孩子虚岁15岁这一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也有一些家庭会因为各种原因择吉日提前(不可以延后)举行,并且所选的日子只能 是在当年的农历三月或五月。准备阶段大概是从六月底开始,长辈们便会着手准备请客名单等物资,还要帮出花园者购置新衣(最少两套,一套冬装一套夏装,上衣 一般为大红色或粉红色)。七月初二开始家里的亲朋好友便会送鸡蛋和红包祝贺。最传统的是出花园小孩的母舅要送皮带、红色木屐和做衣服,但现在大多数人都只 是送红包。七月初七前一两天,长辈们便开始准备各种传统食品:石榴花粿、红桃粿等等,还要去市场定购猪肝、买好传统水瓢备用。条件好一点的人家都会选择将 亲友送的红包钱购置成黄金饰品送给小孩子。

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整个流程是从子时的各种祭拜仪式开始的。到了子时出花园者和其母(这一天称为花母)都要换上新装,在耳朵上别着石榴花的叶子并保留一整 天。这个祭拜仪式比较盛大,一般会有“三牲”或“五牲”甚至是“七牲”,(看具体家庭情况而定,一般是“三牲”,即全鸡全鸭全鹅)。祭拜结束大多已经是凌 晨两三点,这时出花园的小孩才可以去休息,五点钟左右又要开始祭拜“公婆母”,这是最后一次祭拜“公婆母”的仪式,出过花园以后便不用再祭拜。祭拜“公婆 母”时要换上新购置的冬装和黄金首饰,天气再热也必须等祭拜结束才可以换上新的夏装。然后准备会煮好粿条汤(里面必须有猪肝和鸡蛋)用水瓢盛着放在加了盖 的水缸上,让出花园的小孩和其他比之年幼的孩子围着水缸一起吃。吃完粿条汤,便要吃石榴花粿,甜甜的石榴花粿象征着对小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过来繁杂的形 式之后,便到了这一天的重头戏:大宴宾客。这个宴席上出花园者会坐上主座,并由长辈们陪同。席上会有全鸡、全鱼,出花园者要象征性地咬一下鸡头,然后由席 上最年长的长辈将席上十二道菜每样收集一点放着其碗里,吃下之后宾客们才可以开席。

以上形式大多数地区都是相同的,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保留一些十分有趣的传统。比如揭阳普宁地区会以出花园者为圆心在地上画一个直径为两米左右的圆,让其从中 往外跳,这应该是出自于对“出花园”这一传统最直接具体的理解。还有一些地区有弹小孩子耳朵表示庆贺的传统,据说这是表示要小孩听话。当然这一天也会有所 忌讳,比如出花园者不能接触刀、剪刀、针等利器,不得说晦气话(犹忌“死”字)等等。

(我的主页:http://www.wm23.cn/caijiahao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33508283
我的词条首页:http://www.wm23.com/wiki/uc/88231.htm

蔡佳浩(2015-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