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姑旅游景区又称小楼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位于增城市小楼镇小楼墟。该景区属于宗教文化型景区,人文资源独特,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八仙”之中唯一女仙何仙姑的故乡。景区由何仙姑家庙、庙顶仙桃、仙姑井、黄岩仙洞、何仙姑塔、何仙姑钟楼、千年仙藤园(盘龙古藤)、吉洲岛及何氏梓里村、仙桂村等名胜景点组成。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因战乱屡经修建。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第一、三进13架出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何仙姑庙宽12米,进深30米,建筑高度3米左右。庙内共3进3间,中有天井,后进每间供佛像,分别是观音、洪圣大王、何仙姑。现为一名武当道士主持,庙祝共19人,每年度有武术比赛,3月3和9月9有大法会(全真教武当派)。旱河何仙姑庙始建于道光元年,后几次修毁,1984年经港澳同胞和各地人士捐资重修。据传是增城何仙姑在旱河卧虎盘山下驻足停留修道之所。按照史书记载,何仙姑是广东省增城市小楼仙桂村人,在全国各地以祭祀何家姑为主的祠堂有上百个,而家庙就只有这一间。
何仙姑纪念塔
当年,日本鬼子曾在小楼墟一带肆行无忌。有一天放火烧村,当火烧到家庙东西两堵墙时,火嘎然熄灭了。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甚至出动飞机轰炸,投下的炸弹在家庙附近都炸响了,唯独落入庙中的炸弹安然无恙。仙姑显灵,日本鬼子也只有老鼠拉龟。一位日本友人被何仙姑圣灵所震撼,在事隔五十多年后,慕名前来参拜何仙姑,了结心愿,并捐资二百万元,在观音山上修建了十一层高的何仙姑纪念塔。
何仙姑像
何仙姑像用樟木雕塑而成,高约70厘米、原为唐朝村姑装束。现何仙姑身上披的绣花袍由泰国善男信女赠送,头上的珍珠头饰为香港善男信女赠送。堂上高挂着林林总总的锦旗,是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善男信女答谢何仙姑的信物。家庙有两大节庆,每逢农历三月初七日仙姑诞、农历八月初八日仙姑得道成仙日,庙内的香火极盛。
千年仙藤
何仙姑家庙旅游景区的另一亮点就是离家庙400米处有一根一千多年的盘龙古藤。藤身最大围径为1.7米,藤身长数十米,像一条卧龙般缠绕,但多年都未能分辨出其藤根部所在,藤冠覆盖面积500平方米,常年翠绿。据有关专家考察论证,该藤是目前东南亚发现的最大的白花鱼藤。据透露,小楼镇正在为古藤申报吉尼斯纪录。传说何仙姑成仙后返回家乡,在家庙旁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听闻,欣然赴会。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羞羞然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撒手掉拐杖,驾起祥云向何仙姑道歉。于是何仙姑的绿丝带化作大家眼前的盘龙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日久生精,变为几棵支撑古藤的大树。古藤已有千年历史。它是由青藤绕着一棵古榕和几棵杂树繁衍而成,因此藤树交错,分不清藤生树生。藤根源头在哪里?到今仍是个谜。古藤枝干直径最粗处约150厘米,延伸跨度30多米,覆盖面积近500平方米。1986年9月珠海园林学会应邀到这里鉴定,认为古藤的学名为“白花鱼藤”,是我国稀有的植物。古藤6月开花,8月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从远处看,这株古藤就象白色的巨龙,气势更为磅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