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跑到宽街中医院附近的白魁老号吃了一顿小吃,本来想要一碗八宝粥,可是看到前面一位阿姨要了三碗好像豆浆却比豆浆颜色还深的东西,问了服务员,告曰:豆汁。
早就听说了,可是没喝过啊。不行,虽然咱不是老北京,不过这么悠久历史的东西,要撞上这么一次还真是不容易呢。据说现在好多地方也已经没有卖的了,要想买到正宗的豆汁,还得去仅有的几个老店。
中午人多,排队还得。我正纳闷,这豆汁既然历史悠久,可现在为什么很少有卖的了呢?一抬眼,该我了。端了豆汁,人缝里插针找个位子坐下,用勺美美的来了一大口-------我吐!!!
什么味道啊?!简直就是泔水。好怪好难喝哦!呵呵。只能怪自己不懂欣赏啦。我是热性体质,害怕喝了这种不明来路的东西会上火,遂将一碗豆汁原封未动地端放餐桌,自己逃之夭夭------
回到家后,问起祖上三代在京的“老北京”的老公,你们北京的豆汁怎么那么难喝阿?他哈哈直乐,告曰:我都喝不惯阿,别说你了。我喝过两次,到目前为止还真是不爱吃,但看别人喝的挺香又老有点馋。。
这东西不上火吗?我想当然地问。要知道对我这种热性体质的人来说,最怕这个了。
哪儿的话?豆汁可是去火消毒的阿。
于是,在他的带领下,我“恶补”了传统小吃豆汁的知识,现在拿出来,以飨各位,嘻嘻老北京的豆汁
豆汁,是北京独有的乡土风味,乾隆18年兴起,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老北京人喝豆汁,几乎成了他们的专利,但青年人喝者甚少。据说是受现代市场各种洋饮料的影响,另外,过去一到夏天喝豆汁的人也有所减少。如今不同了,尤其是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一些中青年人也加入喝豆汁行列。
北京人喝豆汁历史悠久呢,说是辽、宋时期的大众食��,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的品质极佳,其主料是性味甘凉的圆粒绿豆,在滤尽淀粉后,剩下的就是豆汁了。这酸溜溜、甜丝丝,还有点酵头味的豆汁,营养价值可不低。据考证:豆汁极富蛋白质和维生素C,其营养不逊酸牛奶。喝豆汁夏可解暑消渴,冬能清热温阳,四时都有去毒除燥之利,而且价廉物美。
喝豆汁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生喝,有的熟喝,有喝热的烫嘴,也有熬熟晾凉再喝的。老北京人讲究喝热豆汁,吃酥脆的焦圈和辣味儿的芥菜丝,喝得滴滴淌汗方感舒适。这里提醒一下,熬豆汁时最好在似开锅,又没开锅时闭火,让豆汁含绿豆浆,正是豆汁品质和口味最佳之时。若大开锅,绿豆浆就变成麻豆腐了。
豆汁,是北京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豆汁就是这么一种京味小吃,其貌不扬,身价不高,但滋味永隽,醇美可人。不仅北京人爱喝这口,就是原籍北京的港、澳、台胞、侨胞对豆汁亦十分钟爱。
北京的饮食文化氛围很浓,在有的小吃店中,可领略到百年前老北京豆汁等摊群的风俗画。在梨园中,不仅有脍炙人口的《豆汁记》剧目,且有许多名角也都是爱喝豆汁的主儿。据传,戏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就喜欢喝豆汁,他在上海时,弟子言慧珠,自京赴沪演出,用四斤装的大瓶豆汁,空运上海,以飨尊师,一时传为佳话。
要说这每个人喝豆汁的过程的,第一次就喜欢喝的可是少数,很多人头一回都喝的捂鼻闭嘴,可是好多人在喝过那么2,3次之后,却深深地惦记上了。这,不能不说是豆汁的一大奇特之处吧!
好吧,下次见到卖豆汁的,我还要勇敢尝一尝,不过下次,可要争取把整碗喝完哦。不是说,豆汁的滋味在咸甜之外吗?呵呵
要勇敢一起尝试的或者是想解馋的朋友,可以去以下几个地方找找看:护国寺小吃店(在护国寺那条小胡同里);天坛旁边的老北京;宽街的白魁老号。呵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