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80岁的程立斌再一次回到家乡建湖县,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这位家乡的游子,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深的眷念之情。为了回报家乡,享受副厅级待遇的他,退休后毅然打工,为家乡出力。
程立斌出生于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的陈老庄。16岁那年闯上海,后参加公安工作。1993年,他从上海市南市区副局(厅)级巡视员岗位上退休,警衔为二级警监。退休后不久回乡探亲,他发现改革开放后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记忆中的独木桥、泥土路、茅草房少见了,但他同时也发现毕竟基础差,底子薄,家乡的许多公共事业无力实施。回沪后,花甲之年的他,毅然走上了打工之路,他深知光靠自己的那点退休金是无法帮家乡人民办什么事。
程立斌受聘于“上海梧柏实业公司”。为了公司兴旺,毫无经商经验的程立斌尝尽了酸甜苦辣。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出差在外吃辛受苦更是家常便饭。因日夜操劳,积劳成疾,程立斌患了一场大病,幸亏治疗及时才逃过了“鬼门关”。
见老父亲这么辛苦,儿女们几次劝他:“不要做了,家乡的事,有可能支持一点,没可能就算了。”大病一愈,程立斌依然故我为家乡的事奔忙着。儿女们也渐渐理解并支持老父亲的工作。
10年中,程立斌打工积蓄了20多万元。他决定用这笔钱为家乡做点实事,造福于乡亲。“当时听说家乡的石板桥又窄又破,大型机器进不了村,就连走人也常发生危险,我就想全资赞助建造十座桥。”为落实造桥的事,他和老伴专程回到故乡陈甲村。乡亲们得知程老要为家乡建造10座桥,个个喜出望外,兴奋不已,镇、村两级干部更是全力支持。
程立斌的义举在陈甲村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在外地创业有成的陈甲人纷纷以老人为榜样,向村里捐资送物。在青岛的个体老板陆广清一次捐出2万元,和其他在县内外有能力的陈甲人一起又为村里新建了7座同样标准的桥。
2008年,他被建湖县政府聘任为发展建湖上海咨询会会长,其实在这之前,他自己也无法记清帮助故乡解决了多少难题和做了多少好事。几十年里,经程立斌介绍到上海工作的家乡人就有几百人。乡亲唐登香丈夫去世后,留下许多债务,生活困难,他知道情况后,主动将她2个儿子介绍到上海打工挣钱。哥俩也很争气,经过几年努力已站稳脚跟。家乡一位村干部说,程老的家成了村里人到大上海打工的中转站。
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77754961.html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dsqy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