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七星岩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境。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七岩是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和阿坡岩七座岩组成所以取名为七星岩。
千年诗廊
七星岩摩岩石刻群是蜚声中外的文化遗迹之一。唐开元年间有名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石室洞口留下全国著名的《端州石室记》。此后,唐朝李绅宋朝包拯、周敦颐、郭祥正、黄公度,明朝俞大猷、吴国伦、郭都贤、陈璘,清朝黎简、敏昌等都在洞内外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或题名。七星岩摩石刻计有630余幅,仅石室岩内外有333则。石刻中各种字体皆备,篆、隶、楷、行、草俱全,并包括自唐以后各朝代、国各地以至日本人的作品;且这些石刻所处地点比较集中,面貌比较完整。其中李邕《端州石室记》、冯敏昌的《七星岩五首》、黎简的《南服陨石》被称为七星岩石刻诗词的三绝。石室洞内外的摩崖石刻,不仅是一首首文情并茂的山水诗,而且���千年沧桑历史印记。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陈毅撰诗称它是“千年诗廊”。
石室藏奇
石室洞在七星岩诸洞中开辟最早,景物也最多。唐李邕的《端州石室记》具体描写他进洞后的感受。石室洞穹窿高大,东有黑岩水洞,西通碧洞,北连璇玑台莲花洞,千百年来,多姿多彩的景物,给人们开辟了如梦如幻的神话世。
玉屏叠翠
玉屏岩与阆风岩相连,岩南坡壁立如屏,面湖向日,有温润之气,无萧杀之风,常年绿树茂密,苍翠欲滴。夏秋间洁白的鸡蛋花和剑花,满山满树,芬芳馥郁。花如玉,石如玉,名为“玉屏”,加之满岩的常绿树,名为“玉屏叠翠”,恰如其分。玉屏岩为道教名山,山上有三仙观、玉皇殿等寺庙,存有仙气、灵气,常年香火鼎盛。玉屏山道上沿途有十友亭、状元碑、三仙观、八音石、含珠迳、玉皇殿、待月台、小石林等众多胜迹。
水月慈航
水月宫为七星岩景区内规模最大的寺院,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万历三年重修扩建,后被废,崇祯九年又重建,并塑“摩利支天”(即观音菩)铜像。1958年春国家又拨款重建。据说在水月宫诚心烧香朝拜的信众往往都得到观音萨的明航,故朝拜者甚众。
石洞古庙
敞天石洞俗称出米洞,又名敞天财神洞。洞内如广阔的厅堂,穹顶露出一个直径约5米多的天窗,光线向洞内射照,故此洞是七星岩最明亮的溶洞。洞中有石峒古庙,始建于初唐,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庙中供奉的周氏神,四邻乡亲朝拜者甚众。洞口左侧湖畔,有一水潭,成半月形,潭水清澈见底,终年不涸。传说此潭可通七洲五洋,又传说此潭潭底有神龙潜伏,苦心修炼,呼风唤雨为农民造福,古称此潭为“歇龙潭”。
水月岩云
最佳观赏点在五龙亭对开水月堤处。过七星桥往左行,行数十米即到往五龙亭的路口,在路口旁的岩壁上,镌刻着六十年代初,人大副委员长沈钧儒题的“水月岩云”四字。站在五龙亭对开水月堤仰望石室岩,巉岩峭壁,高入云天,俯视湖面,水平如镜。山岩入水,景色怡人。若在夜晚玉兔高悬时,还可领略水、月、岩、云人间天上浑然一体的情趣。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02108329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