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的饮食

家乡区县: 汕尾市海丰县

                                                    海丰的饮食

    海丰滨海水产丰足,平原盛产水稻,饮食为“饭稻羹鱼”。明末以后,本县以番薯为主食,普通人家早午两餐食粥,晚餐才吃干饭,农忙时或加两餐点心,常以鲜鱼、咸鱼、腌制的九蚶、河蚬、咸菜、菜脯(罗卜干)佐饭,喜吃蚝鲑、鱼鲑、虾鲑等。平常家居饮食较为节俭,但亲戚朋友往来,家宴则较为丰盛。民国后,受省港习俗影响,城镇始有吃早茶习惯,改革开放之后更为普遍,并大兴夜间到大排档吃“宵夜”的习惯。
     传统的酒宴称“九簋四”,也叫“醮四碟”,即九大簋四小味。旧称“吃九簋”或“吃排场”。以中午宴客为正席,摆八仙桌于厅中,以面向大门之位者为尊,称为“横头位”,通常坐母舅、母舅公。丧事宴客以在村中广场露天为多,喜宴不露天摆酒。九大簋中必有白切鸡和肉、鱼丸,以白切鸡为头盘,放在席的正中,俗称“无鸡不排场”,饮料为纯米酒。传统菜式有猪脚墨脯鸡、龙虎会、大粒参、鳗鱼焖咸菜等。改革开放之后,摆酒之风更为奢侈,受省港影响,菜式12个或14个,已突破原来的“九簋”之限。饮食口味清淡,讲鲜美、爽口,并以天上地下水里,只要是活的无所不吃,菜以海鲜类为主。但大型宴客忌吃狗肉,谓之“狗肉扶不上盘碗”。摆酒讲排场,少者十数席,多者五六十席至上百席。
     糕馃是海丰饮食一大特色。妇女普遍会做数种馃点,馃料用米粉(糯米、粘米)和面粉,有咸甜两味,可分为岁时节日馃和平时小点馃。岁时节日馃:节蒸甜馃(年糕)、发馃、松馃;陆河有一种独特的艾茸馃,即是用田艾做成的粿。艾茸芳香可口,具有健脾胃,驱风湿的功效。农妇将田艾采回后,洗净晒干,用竹箕将田艾搓擦成艾茸,掺入糯米粉、红糖水拌成粿坯,以红糖、芝麻、花生为馅包成一个个印花粿,蒸熟后即成为闻名远近的艾茸粿。正月三十日做九舌仔(又名双头尖或油漏仔),谓之炒蚂蚁脚;清明节做薄饼,蒸发包仔;四月初八做粉条;端午节蒸糯棕、角棕、凉粉棕;七月半蒸重糕馃(有咸、甜两种);冬节蒸菜包馃、冬节蛤,做冬节汤圆;腊月廿四做菜包馃;除夕日做冬节蛤、汤圆。平时馃点有:鼎客仔(甜)、鼎摔馃、鼎回馃、鼎窝溜、大粒丸、尖米丸(咸)、薯粑、铜盘推(猪肠粉)、铜盘卷、饺子、面厚、扎头糕(碗仔馃)、扁食(云吞)、印桃馃(咸、甜)、小米(薯粉饺)、薯粉丸等。常见的小吃还有:油麻糊、豆花、地豆羹、三豆汤、蛤春丸、甜糯米粥、芋茸羹、白果羹、狗毛糕、草粿、甜酒糟、米方、山区称米 ,是节日必不可少的风味小食之一,计有用精白糯米为原料的“米干 ”,用菽子做成的“小米 ”;以及用普通谷米制成的“普米 ”。还有炒坑螺、蒜头油炒赤蕨(龙须菜)、客家酿豆腐、牛肉丸、菜包粿等小吃。
     传统小吃另一特色是咸茶,也叫擂茶、牙钵茶。吃咸茶之风,由来已久,简易吃法是把茶叶放于内壁有粗纹的茶钵内(称为牙钵),用番石榴枝制成的茶槌稍擂几下,放几粒盐,将开水冲下即可,作为日常饮料,消署解渴。日常待客,即在此基础上加入炒油麻、炒米花、炒花生、炒黄豆等,称为“炒米茶”、“油麻茶”,此等物件,可谓家家必备,以前举凡做寿、添丁、外地远归、病愈出院、遇难脱险,必摆下碗钵,请邻居亲友“吃咸茶”,还把炒米、花生、芝麻、茶叶等当礼物馈赠。海丰县妇女可谓是“一日不可无咸茶”。公平等山区的擂茶除上述作法外,还有饭茶、苦刺心茶等饮食形式,其制法是:将茶叶、芝麻、花生米等擂好加盐冲上开水后再放薄荷入茶,在碗上泡上焖熟的大蒜茸干饭,有的还加上煮熟的白米豆、乌豆等;苦刺心茶则以当地野生植物“苦丁茶”的鲜嫩芽心,放入牙钵,加入适量食盐擂浆冲入开水,再加上花生米、炒米等佐料就可饮食。“菜茶”过去在每年正月才有,尤以元宵节前后为盛,称为“炒丁茶”。现在一般人家闲时也做菜茶,近年更盛行在搬入新居、娶新娘三朝之日炒菜茶以代酒宴。其做法是将炒熟煮熟的猪肉、香肠、鲜虾、鱿鱼丝、粉丝、腐竹、白米豆、赤豆、麦粒、菠菜、荷兰豆等时新菜混合置于碗中,撒上花生、炒米,淋上淡茶或猪骨汤,以胡椒粉为调料,即成可口的菜茶。过去在农历四月廿六日先农诞(五谷母生),也要煮菜茶,但作料以蚬菜、猪母酸、蚶壳菜等野菜为主,其他基本相同。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地民工的涌入,带来了一些新的外来饮食习惯和快餐饮食文化。快餐店遍布工厂、学校周围街道巷口。为了适合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吃盒饭成了外来工及学生既方便又省力省钱的餐饮方式。此外,东北风味的白天鹅餐馆、西北风味的兰州拉面馆、福建风味的小笼包馆、客家风味的狗肉店、本地风味的菜茶馆,还有外洋饮食方式的咖啡馆、麦当劳店、肯德基店等,以及酒楼所经营的潮菜、川菜、湘菜等系列,极大地丰富了海丰县的饮食文化。人们在大摆酒席讲排场的同时,也兴起“打包”的习惯,将在酒楼吃剩的菜肴带回家温热再吃。做到即追求饮食口味的多样化,又做到讲求节俭反对浪费的饮食风气。

绿茫工作室(2015-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