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灯在海丰县民间具有悠久的传统,属于行进式的舞蹈。表演者利用夜幕舞动,突显出其灵活流畅的英姿,也兆示吉祥、欢乐、和平的气氛。
舞鱼灯,又称鲤鱼灯。道具是竹篾编成鱼的骨架,裱上薄棉纸,彩绘成一条青黑色的鳄鱼和九条红色的鲤鱼。鱼长5尺,宽2尺许。鱼腹处装上一支竹棒,供支撑舞动时用。鱼灯队一般20人,分成两组互相替换。表演者每人舞动一支鱼灯,以左右两手上下左右交替舞动,使鱼身来回穿梭摇摆,在装在鱼腹的鱼灯照耀下,黑夜时分好似活鱼游动。队伍中还辅以大头和尚和美翠娘谐趣逗人的面具舞,更增添热烈的气氛。
舞狮灯。即用细竹扎成狮头、狮腹、狮尾三部分的骨架,狮头和狮尾的骨架固定,狮腹与狮颈连结。然后糊上白棉纸,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彩绘成五色狮。狮高六尺,长八尺,围四尺许,狮头与狮尾下端各装上竹棒,供舞者用。狮腹内装有灯火,使晚上舞动时能照映出狮的天真憨朴形象。狮灯队共25人,由10人执舞五只狮灯,15人供替代用。在大锣鼓、大唢呐的伴奏下,狮灯队在文艺游行中表演着队形的变换、穿插和模仿狮的走动、跳跃、翻扑等动作。其中也有大头和尚和美翠娘的逗乐场面。
舞龙灯。道具用竹篾扎成龙头、龙尾,并由棉布罩成的十几节相连的龙身构成��游戏时燃烛其中,将龙身映得通亮,由一人执龙珠引导龙灯蹁跹起舞。若干大汉支撑龙身作腾挪、盘旋、游动等动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