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历史文化之旅

家乡区县: 温江区

温江公园

温江公园坐落在温江卫星城江安河畔,总面积280亩,水陆各半。园内设施典雅,碧波荡漾,花团锦簇,林木峥嵘,亭台楼阁布局新颖,桥廊水榭风韵浓烈,光祈音乐广场丝竹悠扬,流光溢彩,古老的鱼凫文化和现代生态园林融为一体,与温江周边地区众多景点共同构成川西平原上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公园以江安河为界,分为动、静两大区,以柏灌桥、七曲桥、迎晖桥、衔江桥、柳宾大桥相连。

主要由迎宾广场、光祈音乐广场、餐饮娱乐区和儿童乐园组成。动区中部是占地8000多平方米钓光祈音乐广场。广场中心为音乐喷泉舞台,向南扩展呈扇形布局。舞台上十四根青铜铸成的七音柱与广场南面临水平台上的中国古乐五音柱遥相呼应,通过大小不一、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圆,经过蜿蜒的小溪串连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国著名音乐学家王光祈先生将中西方音乐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心愿。

宋代文庙

温江文庙在温江城区文庙街,建于宋咸平初,明末毁于兵事,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重建,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迭经扩建。民国时期曾一度作为县中学校址,曾为温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地。1984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十五日),文庙大成殿因火灾被焚毁,左右两庑,东西两亭、二殿、泮池等尚保存原建筑风貌。大成殿现按原貌重建.2005年10月重新对外开放。

温江文庙历史文化片区的重新打造历经4年。还庙于民,并配套修建文庙广场和林阴街区,给温江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逛街、文化娱乐的好地方,也使温江中心城区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人文景观亮点。温江文庙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温江区大力实施文化名区战略,启动了文庙历史文化片区整治建设。该工程历时4年,分3个阶段分步实施,是温江文庙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保护最好的;千秋工程;。2003年启动的文庙修缮工程,按照现状维修加固为主,局部落架修复为辅,古今技术兼而用之,杜绝任何破坏性建设;的修缮原则,对文庙内泮池、拜台、礼乐亭、东西庑、大成殿进行了修缮维护,恢复新建了棂星门、影壁、奎星阁等;2004年起,开始实施文庙周边协调区建设,扩建了文庙广场3000平方米,新建了营业用房2000平方米和进步、文明牌坊;2005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将隆建街、小南街、文武路一并纳入文庙保护片区进行整治和改造,对文庙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和维护,启动了文庙林荫街区建设。目前,文庙修缮和隆建街、小南街、文武路的道路改造、雨污分流、管线下地、绿化建设、风貌整治等已经完成,为传承城市文脉,隆建街、小南街已正式更名为赞元街。建成后的文庙历史文化片区,其文庙大成殿采用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整体金碧辉煌,巍峨壮观,作为温江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向市民收费开放;文武路、赞元街为商业步行街,绿树成荫,青砖灰瓦,古色古香,人行道上铺设100幅《论语》原文和译文及雕刻的插图,临街的白墙上绘制了孔子的四大名徒的画像,一尊孔子周游列国青铜雕像被安置在街口,令人仿佛置身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大乘院

大乘院坐落在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惠和村,距成温邛高速公路温江出口仅1.5公里,属温江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占地面积21790平方米,是一座佛教庙宇。当地人也称其为“新庙子”。

大乘院里以尼姑为主,本应称为庵,但是似乎对庙和庵的区别没有人在乎。进门为弥勒像,过第一重庭院为观音小像,第三重为正殿,供奉如来,第四层有千手观音像,后面为禅房与住宿区,旁边有小块菜地。

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有大批香客前往朝拜,多为本地或者附近的老年居士。大乘院每年有三次规模比较大的庙会。分别为农历的: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其实这三个日子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出生、成道及出家的日子。“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是传统中国人对观世音菩萨的普遍印象;每个时代的苦难众生,都会期待这样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现身、解救人们于烦恼的苦海。

在2010年冬季,由成都市一家婚纱公司的老板自行设计出资修建下,大乘院焕然一新,并于2011年1月26日上午,进行了隆重的开光法会。

蒲雷芮(2015-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