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祖庙
三山祖庙原称明贶庙,又名霖田祖庙、三山国王庙,俗称大庙。位于揭西河婆镇西南2公里玉峰(即庙山)脚下。前临榕江,后倚玉峰,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灰沙土夯墙盖瓦建筑物,殿廊皆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极具民族特色。此庙始建于隋,显于唐,封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后代有修建,八十年代更是修葺一新,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庙前有石拱桥,入门两侧各置泥塑将军像一座,其旁各有一匹泥塑白马,正殿为三山国王坐像,两廊供诸官神像、罗汉,后殿供三山国王夫人,共百余尊神像,皆塑得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国王历来被岭东人民奉为守护神,民间多有关于他们救驾护国、保土安民的传说,其庙宇遍设潮汕,以及兴梅、东江、闽南各地,甚至飘洋过海,传到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地。 潮汕古代的山民多以狩猎和山林为生,敬奉山神,因而揭西的三座山——巾山、明山、独山被形象化,称为“三山国王”。
京明度假村
花果古寺位于粤东千年古镇—棉湖镇解放路,相传创自明清代(1644)之前,乾隆丁卯(1747)重修,1991年起由住持释新成为主捐资100余万元,修葺、扩建,由赵朴初会长重新题名作外门匾额,1988年10月被批准登记开放,1990年5月24日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坐北向南,总建筑面积约2千平方米,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地藏阁、功德堂、客厅、斋堂等。
寺幸存两件重要石刻文物。1990年修建天王殿时,挖地基时发现清重修“花果古寺”石匾,今嵌于大门额。同年在附近红卫小学发现古代寺中的古老四面石佛,其高0.75米,正方形边长0.5米,四面各刻0.45米高之坐佛,不知多少年前之石刻,有所风化,十分宝贵,堪称“镇寺之宝”。
揭西黄满瀑布
天竺岩位于揭西县城河婆镇南面4公里的明山东麓,创建至今800多年。奇石突起,以天然石洞为佛殿,今增新宇,风光如画。1989年7月1日列为县级文保。1995年被批准开放。[24]
岩所处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一,与毗邻的巾山、独山成为隋代创建三山国王庙之神话出处,驰名两岸,堪称“揭西第一洞”。清《广东通志》载:“招仙观在揭阳县西明山(今属揭西县),宋嘉定中(1208—1224)建,相传有羽士隐此。”至明朝成化八年(1472)秋月,由住持慧钊和尚募资,鸠筑成寺,佛殿僧舍初具规模。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二月初一日,揭阳县正堂顾,接受九月十六日生员黄鹰扬等12人呈文,称其祖杨蕴有粮田12亩,于康熙十八年(1679)施岩为香油资 ,为防被变卖,须勒石之求,故立下《廉明县主顾批准勒石示禁》碑(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密证禅师住持此寺,遍题十方,修葺扩建,殿舍僧院更加完备(今存碑记)。
1950年后,寺被废止。1989年7月1日,中共揭西县委批准修复,列为县级文保护单位。
郭氏大楼
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棉湖,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25]
郭氏大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百凤朝阳”的格局。整座大楼以贝灰三合土夯成(据说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红糖),坚固美观,大院中有小院,院墙砌有长窗,清雅超俗。楼前有广场和高照壁。广场之右侧建有“会元居”,是该楼主人当年接待四方商贾和宾客之地。“会元居”后面,还有书斋一座,人们称为“老书斋”。后楼正中,有清代监察御史邱玖华“去天尺五”之题匾。楼下大门正中,又有“带湖亭”之大匾额。邱玖华被请来执教,这为郭氏大楼增加了知名度。邱氏执教之后,师塾遂从“老书斋”迁至“带湖亭”,号称“带湖学校”。这间学校开棉湖教育之先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有“道林百众,书院千徒”之美誉。
郭氏大楼的建筑重点在后楼,墙厚二尺,大门石圈,构筑精美,楼有两层,高4.25丈(据说宫殿高度4.4丈,只差1.5尺,故有“去天尺五”之说),飞檐凌空,高脊巍峨。楼前有长廊,外围栏杆,凭栏远眺,极目达乌犁古塔;楼内雕梁画栋,斗拱交错,上铺十层红瓦。楼之正中,原有圣旨牌一块,两边有木联云:“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书声”,也是邱氏之手笔。
石肚冰臼
石肚冰臼遗址位于揭西县坪上镇石肚溪,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韩同林教授考察时发现。冰臼,是古代冰川曾经存在过的有力证据之一。目前石肚溪发现的冰臼群分布最少有6处,合计总数在100个以上,一般大小约数米,小的不过数十厘米。石肚溪冰臼群分布纬度之低,海拔高度之小,数量之多和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奇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