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浈江区民间娱乐

家乡区县: 韶关市浈江区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九连环,茶灯,大刀舞,大成乐舞,道士舞,乐器会,演戏,十番音乐,提傀儡,放烟火,迎神赛会;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如大埔客家“筝”的音乐特点标志出中州,汉水的大古元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已具有一套基本的法则,使人想到客家音乐的奋发向上和不同流俗。

儿童玩的游戏有蹀羊蹀,捉迷藏,种芋子,种冬瓜,踢毽子,跳绳,踔踔子棋丢沙包,下跳棋等。

流传戏种主要有京戏,祁剧,南楚剧,木偶剧,汉剧,外江班,话剧等。1949年后,长汀又传入歌剧,越剧,采茶戏,黄梅戏等。

秧歌

顾名思义是插秧等劳动中唱的歌,所以,它最早是一种歌唱的形式,后来才出现了舞蹈和戏剧的表演形式。现在这三种形式和秧歌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有的地区将花鼓,采茶灯,旱船,竹马等民间舞蹈形式都泛称秧歌。也有的将高跷称为高跷秧歌,把一般的秧歌叫“地秧歌”。

狮舞

狮子舞的中国民间舞蹈宝库中闪亮的明珠,1000多年来,成为劳动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汀州一带的狮子舞在表演上有“文狮”和“武狮”两种形式。每年正月,舞狮表演者通常于城乡走家串户茯恭贺新春并献艺,表演后户主多以红包相赠,以示酬谢。“文狮”表演细腻,柔和而稳重,着重刻画狮子温驯而可爱的性格。“武狮”着重武功,技巧很高,主要表现狮子的威武雄壮、勇猛矫健。

过去,河源地区大部分村子都有舞狮队,所舞的狮子叫“山地狮”,小巧玲栊,造型美观,舞起来轻便灵活。“山地狮”的主要产地在龙川县黎咀镇虎口村,该村丘氏制作的“山地狮”多在龙川、和平、连平、河源等地销售。所以这几个客家县多数舞山地狮,但舞法又各有千秋。

舞狮队一般在入冬后就开始排练,排练时为不误农事活动则以夜晚为主,先请来拳师(教头)指导演练拳棍,个个都要练得身手不凡,打拳弄棍要打得利索,还要有点轻功,起码要能跃过两张“八仙桌”,有的能跃过三张。因为群众最喜欢看“桌狮”。“桌狮”是在两张“八仙桌”上面表演动作,如跃不过两张“八仙桌”就无法打“桌狮”,会被人家瞧不起,视为技艺不高。所以,评价一个舞狮队技艺是否高超,主要看武功是否过硬,是否有令人叹服之处。拳棍练得烂熟,同时又能跃过两张“八仙桌”,说明武功基本过关。下一步是练习“狮舞”。“狮舞”的表演手法各地不尽相同。大多数演出时有“地狮”和“桌狮”之分。

龙舞

民间舞龙有舞“布龙”和舞“香火龙”之分。“香火龙”在夜间演出,它是用竹篾和稻杆分别札成龙头、龙身和龙尾,上面糊纸,用彩色画成龙的形象,连头尾在内一般9节至13节,取单数,节与节之间用棕绳加彩布条做成的彩色“布练”互相连接起来。每节密插燃着的香火,下面装有木柄,香火越浓表演越好看,故名“香火龙”。演出的舞龙者手擎木柄舞动,龙头前面有一人手持“龙珠”引龙戏舞。在舞法上既反映出龙的威武,也反映龙的美姿,舞龙时还有各种精巧的灯饰配合,如“鱼灯”、“虾灯”、“龟灯”等,全部是水族造型,增添热闹气氛。

舞龙和舞狮是一种拜年形式。演出前先拜祖宗,祈求列祖列宗保佑演出成功,然后择好路线一个村一个村,一座屋一座屋的演出。一个舞狮队一般要准备好几套节目(又叫狮脚),在附近几座屋演出时节目不能雷同,这样才能吸引观众。汀州制作的龙体一般染成青色、黄色两种,分别称“青龙”,“黄龙”。有的在耍龙灯的同时,施放烟火,爆竹,看去火花四射,只见龙在万点火花中滚进滚出,显得金光灿烂,再配以喧天鼓乐,造成热烈的节日气氛。

灯舞

元宵节的活动,以灯舞最多,各地称呼不一,有称“耍灯”,有称“箅灯”,也有称“闹灯”或“花灯”。长汀的“踩马灯”以反映爱情为主要内容,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对舞。此舞蹈具有古朴、轻松诙谐的特点。“马灯舞”表演者多为少年儿童,表演者置身于马灯中段,将灯用绳挂在肩上,演出时有4人或8人列队。

踩船灯

踩船灯一般多在春节,元宵节演出,各地的名称虽有所不同,但表现形式基本大同小异,如“跑旱船”,“荡旱船”,“打渔船”,“采莲船”,“花船灯”等。福建有些地区也叫“陆地行舟”,都是同一形式的“旱船”,只是在表现的内容和船形 有所差异。

打马灯

打马灯又叫打纸马。纸马是用蔑编织而成的。马身中间留一个空圈,圈边系上带子,表演时挽在“骑马者”肩上;从马头、马颈到马身用白纸一层层裱糊成一匹“白马”。马尾用苎麻扎好梳顺,马身两边用块浅黄色方块布挂着垂至接近地面,形似马鞍。挂布两面各画一条穿长靴的人腿,样子像骑马的姿态。

策马时,两个演员各“骑”一匹“马”上场开路,随后两个幌手,各擎一幅“幌”送马灯小姐出场。马灯小姐叫小旦,马灯小姐要选择全村最漂亮的未婚姑娘担任。

舞纸马的道具除纸马、幌、彩车之外,还有民间传统锣鼓、乐器、各种小巧玲珑的灯饰配合演出。舞纸马一般在夜间演出,有时也可日间表演。

打纸马一般在入冬后就开始排练,需排练一个月左右才熟练。马灯小姐唱的曲调是独有“马灯调”,曲调类似四季歌,很优美动人的,从一月唱到十二月,主要内容是反映各个月份的农事活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高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九连环

又称“霸王鞭”,“打莲湘”。表演形式多是且歌且舞,曲调大都是本地区的民歌,内容多为表现男女爱情。它既有两三个人的小表演唱形式,也有边打边走各种队形和摆各种画面的集体舞;亦有持霸王鞭者和拿扇子、竹板等道具者同舞。它深受青年和儿童的喜爱。

伐木累(2015-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