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好特产四大怀药

家乡区县: 孟州市

    提起特产,脑海里在想什么?北京的驴打滚,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河南的胡辣汤,山西的刀削面,福建的铁观音,浙江的龙井,湖北的鸭脖,湖南的臭豆腐……原谅小州是个地道的吃货吧!那么孟州的土特产有哪些呢?四大怀药?答对啦!孟州好特产,哎呦,不错哦!

    四大怀药,是指古代怀庆府一带盛产的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四种中药药材,中药典籍称之为“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如今主要分布在焦作市的孟州、博爱、武陟、博爱、沁阳等地,这一地区独特的土壤、阳光、水、气候等自然条件,赋予这四种怀药独特的外观、质地和特效。作为地道的孟州人,下面就跟着小州一起长知识吧!

    怀菊花,花、叶、茎皆可入药。古代医学认为,怀菊花得天地之清气,含金水之精英,饱经露霜、备受四气、善清上焦邪热、疏风解毒,清肝明目,安肠胃,调四肢,解渴消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益寿。近代临床报道:用开水冲泡作茶饮,对高血压、头痛、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地苋又名生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植物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为人黄,沉者名地黄"。故人们都以沉下者为贵,久而久之,遂名为地黄。

     怀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取根块入药。鲜地黄直接焙干,称生地,有很高的清热凉血医效《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近代有关资料记载,怀地黄还有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的功效。经加工后的熟地黄,生精血,补肝肾,填骨髓,长肌肉,是很好的补益药。

    怀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怀牛膝以其茎部有节似牛膝而得名,药用根部。牛膝药效甚高,主利腰肾、通经络、破淤活血、消积导滞、清利二便。《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久服轻身耐老。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说:“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药效如牛之力”。近代医药学认为,怀牛膝对子宫、肠管有一定的加强收缩及止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效果。对外围血管扩张也有一定的作用。牛膝气味苦酸平,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久服轻身耐老

    鲜怀山药,根块圆而细长,可供食用。汁少粉多,煎煮不败,甘甜可口,其营养成份居蔬菜之冠。逢年过节,请客设宴,作拔丝山药、糖山药等招待宾客,是一种理想的佳肴。干山药作药用,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和五劳七伤的功能。自古以来,怀山药可以食药兼用。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山药补肾、益气、长肌肉、久服耳聪目明。”近代科学认为,怀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胆硷、维生素丙等多种营养成份,是滋补强身、疗食相兼的佳品。山药蛋和根块有同等功效。

    自古以来,四大怀药就被列为道地药材,历代的中医典籍和名医史志对其具有高度评价,被誉为“国药”、“华药”受到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四大怀药名称的由来,是伴随着中草药“地道药材”理论的创立与发展而逐步演变来的。怀药一名,自然因怀地地名而来。自武王伐纣,废“邢丘”为怀开始,以后历代将这片土地称为怀、怀邑、怀川、覃怀、怀州、怀孟、怀庆等。有没有被我们怀药文化的深厚底蕴折服呢?分享给小伙伴,在小伙伴面前露一手,展示你的博学多识吧!

  

瑶瑶呀(2015-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