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产——许昌腐竹

家乡区县: 许昌县

    许昌腐竹是河南许昌一带的传统名菜。腐竹的颜色金黄,色泽亮丽,蜂窝均匀,发泡之后再经过煎、炒、煮等加工方法,吃起来口感筋道、味道鲜美,很受人们的喜爱。把大豆磨浆烧煮后,凝结干制而成,因其中空似竹,故名腐竹,又因其主产于河南许昌颍河、清潩河沿线,故名许昌腐竹。从腐竹的这层定义,足以说明许昌腐竹之深入民心。许昌县河街乡素有“腐竹之乡”之称,是全国最大的豆制品生产集散地之一。几十年来,河街生产的腐竹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人们在品尝着凉拌腐竹、红烧腐竹、清炒腐竹等一道道用豆演变而来的美味时,就会不由得问一声:“这是不是河街的腐竹?”于是,河街这个地名便伴随着腐竹而深入民心,成为腐竹不可分割的一个代名词。
     许昌腐竹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街有一条灵河,灵河的水质清澈、甘甜,河街这个地名也因此而得名。河街附近的村庄有磨豆腐的传统,用灵河水磨出的豆腐白嫩、口感筋道、味道鲜美。当时,在河街乡的沟王寨村,有一农户在磨豆腐烧豆浆时,因为豆浆煮的时间长了一点,豆浆上面结了一层皮。于是,该农户将这层皮用手捏起,顺手挂在了豆腐锅旁边的一根竹竿上。等该农户磨完豆腐后发现,他挂在竹竿上的这层皮已经凝结成条,且中间空似竹,外表呈金黄色且油光发亮。掰下放进嘴咀嚼,味香且十分筋道。事后,该农户将自己的发现告知同村磨豆腐的村民,众人均说也曾有过类似的发现。随后,村中有能人在磨豆腐的时候,不再用酸浆点豆浆,而是刻意地去烧煮豆浆后,将上面凝结的一层豆油皮捏起挂在竹竿上晾晒,专门做起了这种新产品。由于这种豆制品的形状细长,中空似竹,且最初是挂在竹竿上晾晒而成的,当地村民遂称其为腐竹。腐竹的颜色金黄,色泽亮丽,蜂窝均匀,发泡之后再经过煎、炒、煮等加工方法,吃起来口感筋道、味道鲜美,很受人们的喜爱。于是,河街附近村庄的村民纷纷效仿,在家中支起锅灶,并改进为使用平底铁锅专门烧煮豆浆,加工生产腐竹。
       许昌河街目前全乡已发展腐竹生产专业村21个,有5000多户从事腐竹生产,就业人员达15000多人,年生产销售腐竹3000多万公斤。腐竹生产带动了种植业(大豆)、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印刷包装业、食品加工机械业等相关产业的兴旺发展。现在,河街乡有运输专业户80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腐竹生产的下渣是养猪的好饮料,几乎所有的腐竹专业户同时又是养猪专业户,全乡拥有养猪大户5000多家,年生猪存栏4.5万头,被命名为许昌市生猪生产基地。同时据统计,河街黄豆市场的日成交量150多吨,年消化黄豆5000多万公斤,是全国最大的黄豆销售市场。现在该乡的豆制品生产已经形成以腐竹为主,豆皮、豆丝、植物肉、豆腐五大系列十多个品牌。河街生产的“关公牌”和“北京牌”腐竹分别获得九四年全国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会金奖和九五年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销会金奖。河街腐竹不仅以其多品种高质量畅销全国各地,占领全国60%以上的销售市场,而且还打入了国际市场,腐竹产品销往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



旧时光、圆(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