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城三月雨纷纷, 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 锦缎裁几寸。看铁马踏冰河, 丝线缝韶华 ,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今年春晚李宇春一首《蜀绣》深深地留在了大家的脑海里。其优美的旋律,精湛的词句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的蜀绣的无与伦比之美。而正是听完这首歌才让我对蜀绣产生了一股浓浓的喜爱,这种爱,相见恨晚。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集中于四川成都,在晋代被称蜀中之宝。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用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盖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品种除纯欣赏品绣屏以外,还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垫、桌布、头巾、手帕、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一千多年来,逐步形成针法严谨、片线光亮、针脚平齐、色彩明快等特点。
今天四川的刺绣似又回复女儿本色,难见男性绣工。梁张率《绣赋》有云:寻造物之巧妙,固饰化于百工……顾影自媚,窥镜自怜,极车马之光饰,尽衣裳之妊妍……言绣之技,绣之情,绣之美,非女儿之作不能形容如此。若没有女工的刺绣印象,又焉能领略绣绷花鸟逐时新,活色生香可夺真的闺中情景及感受金针银脚从人看,愿度鸳鸯满世间(清樊樊山《忆绣》诗)的儿女情怀。 四川蜀绣的刺绣工场远不是过去小姐绣楼的情调,也非慵线懒针,作为一门古老工艺,蜀绣以其独特的技法(如双面绣、双面异色异形异针法的三异绣)与富于浓郁地方特色的图案(如芙蓉鲤鱼、竹林马鸡、山水熊猫花鸟人物等)受东西方人青睐,因是商品而能购得,因是工艺品而能蕴含并传导民间文化,这又是蜀绣及其爱家的幸事。
进入新世纪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绣花充斥市场。随处可见人们身上、包上都有电脑刺绣的图案,既经济又美观。谁还会费时费力去搞个蜀绣图案在身上呢?加之蜀绣老艺人眼睛都已经不好使唤了,年青姑娘又不愿意学,也没那耐心坐得住。所以我们四川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就面临失传、绝迹的境地。年轻的朋友们,如果,你也不想让这一美好的东西在时间的长河里消失,请多多关注蜀绣的现状吧,并通过一些平台把它推广到每个角落,让其传承下去。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5056567.html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zhangwanfeng
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439529244
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zhangwanfeng/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