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阳日报7月30日报道坐在我面前的诗人阮居平,微胖的脸,长长的头发中有些许花白,眼镜后面透出睿智的目光。看着他觉得特别亲切,因为我是唱着他创作的歌曲长大的——他写的许多歌曲如《都柳江水弯又长》、《小皮毡》等滋养过成千上万孩子们的心灵。
阮居平老师的创作起步于儿歌。他有一本小册子《春天的小画眉》就是一本儿歌集。阮居平的儿童诗,以儿童日常生活和少先队活动为主题,写队旗、火炬、夏令营、写跳舞、唱歌、画画,写小蜜蜂、打雪仗、滚铁环……语言精练明快,浅显易懂,充满童趣。他曾说:“歌词难写,而儿童歌词尤其难写。因为在创作这些儿歌时,不仅要有一片赤诚的爱心,而且还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热忱。”
阮老师是贵州福泉人,上中学的时候,就喜欢音乐,并积极参加各种文娱活动,曾是学校乐队的一名“主力队员”。可是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小时候只是喜欢音乐、弄弄乐器的他,却和音乐创作打了一辈子“交道”。如果说当初是“偶然”和音乐结缘,那么现在的阮老师已经把音乐歌词创作当作自己的事业。他深有感触地说:“歌词最容易写,歌词也最不容易写。”阮老师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食,高堂华屋,而把它看成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得到大家的认可,阮老师现已在全国各地发表音乐文学作品数千(首),获奖180多项(次)。出版了歌词集《乌蒙大雁》、《美丽的侗乡》、《苗鼓敲起来》、《划龙船》等。
当然,阮老师的最大成就还是诗歌创作。在谈到自己的诗时,阮老师的话匣一下就打开了,由于多年来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工作要求他成为多面手。所以他不仅会创作歌词,而且在诗的创作方面也有自己独到之处。由于音乐素养好,他的诗可以说非常有乐感、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他说,好的诗不一定能成为能唱的词,好的歌词常常同时是一首好诗,这是人们公认的道理。阮老师的诗作,在极深的生活底蕴的基础上,用心去感受,用情去丰富内容,使得诗歌感人肺腑。
阮居平诗歌创作在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热爱自然、讴歌祖国,歌颂家乡。他的诗集《彩色的潮流》《花雨》中,都专门有一辑“祖国之恋”:西子湖、衡山、苏州园林、岳阳名楼都是他深情讴歌的对象。他歌唱祖国的五十诞辰,热情欢迎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雄伟的天安门和长长的海岸线都是日夜萦绕在诗人心中的情人。在每个诗集中,他都忘不了设一辑“美丽的故乡”:开放的贵阳、高原明珠花溪、黔灵山、黄果树、乌蒙山、遵义城……在他的笔下家乡贵州是那么可亲可爱,是那么值得骄傲,表现了诗人的一往深情。
阮居平老师说:“写了一辈子诗,也干了一辈子音乐工作,诗歌、音乐已经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无法离开它们。我曾经取得一些成绩,但成绩已经属于过去,我还会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去讴歌自己的家乡,讴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大家在艺术享受中找到快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