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游子日思夜想的“红桃粿”

家乡区县: 汕尾市海丰县

    桃粿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传统小吃,民间民俗年糕。又名红曲桃。在潮南潮阳地区则叫做“红壳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长寿,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寿的愿望。有些地方叫作粿桃。它是很多潮汕游子日思夜想的美食,记得小时候妈妈在做红桃粿,我们小孩子总喜欢围着妈妈,缠��妈妈给我们捏一块面,我们也想学,到最后那块面在手中捏来捏去......

               
制作过程

主料:大米、糯米饭、香菇、虾米、鸡内脏、花生仁、生蒜或白豆、红豆(甜馅)

      制桃粿分皮与馅两个部分。皮用大米作原料,加红米曲用家庭碓臼舂捣成粉红色细滑粉末,然后用温水搅拌搓捏成大块团状,下蒸笼至半熟取出,在砧板上反复揉锻,即可捏在粿皮。
把糯米饭、切成丁的湿香菇、虾米、切成丁的鸡内脏、炒香去外衣的花生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锅爆炒,调入味精,胡椒粉、鱼露,即成咸桃粿馅;用白豆或红豆做成豆沙或甜豆沙,即成甜桃粿馅。
       皮馅包制成后,还须用雕刻花纹图案的木质桃形印模印制,再入蒸笼蒸熟即成。
倘是丧家所制,则皆为白皮。潮汕家庭妇女,一般都能掌握这类食品工艺。由于整个过程必须从舂捣米粉开始,故做粿又称为舂粿。

               
营养价值

1.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2. 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潮汕民间习俗

    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产户都要做桃粿、酵粿、白饭桃。桃粿、酵粿做完后,要放在祖宗灵位前祭拜,白饭桃则只是拿来吃,那是因为潮州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故取其“发”的好意义。
桃粿的原料、制作方法和白饭桃完全一样,只不过在水磨粳米粉蒸熟后要冲开水的时候,开水中调入一点玫瑰红的食用色素,使做成的粿呈粉红色。
提倡用食用色素

     过去潮汕人做桃粿时,有时往开水中调入一种叫“红花末”的色素,“红花末”所含化学成份,吃后对身体稍有不利,所以我们提倡使用食用色素,且要限量使用。
     现在在一些地方也有很多人是采用番薯代替糯米,这样,丝毫无需染色剂,且做出来的粿色泽金黄,非常漂亮,而且粿皮不再是淡而无味,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特有的,淡淡的清甜。此外,口感也会变得更加有好,软韧不粘牙。我妈妈就是用胡萝卜汁或番薯来做的,红桃粿可以蒸,煮,煎,每次都可以吃两个,现在出门在外有时好想吃缺吃不到,只能看图片,打电话跟妈妈说想念家人和她做的菜。

绿茫工作室(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