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法相岩欢迎您

家乡区县: 湖南省武冈市

  位于湖南省武冈市市区东部,是法相岩·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于一九八四年,占地面积12.77公顷。法相岩旧都梁(武冈的旧称)十景之一,称“法相洞天”。清《一统志》载:“宝方山,在州东南五里,一名宝胜山,又名资胜山、法相岩”。“法相”为佛门中的一个派别,称“法相宗”,佛经《在乘义章》曰:“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取以名岩,故得名;现辟为公园。 法相岩岩洞各洞口有40多种摩崖石刻,其中最著名者为宋开禧三年(1207)州牧官吴中的《金刚经》偈语40余字,字迹篆中带隶,书法拔俗,自成一家。其余宋、明、清三代官宦文人的手迹尚多,草楷隶篆,竞相夺目,实为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个宝库。从诗刻的内容看,亦有较高的史学价值。法相岩的八洞中,除花乳洞外,其余七洞相连。洞内怪石嶙峋,石笋钟乳千姿百态,有瞻花楼、珍珠塔、石马恋槽、觅石海龟、五蛇出洞、玉女妆台、擎天一柱、岩中飞瀑等瀑布景点。

  法相岩由8个天然的岩洞组成,各个洞口崖壁上都镌刻有一丈见方,端庄挺秀、笔划娴熟的隶书洞名,它们 分别是:栖真、太保、上屏、朝阳、迎阳、芙蓉、稳山、花乳。各洞大小不一,错综复杂,却又相互贯通,形成洞中有洞,洞外又有洞的奇观。因而誉之以“法相洞天”的美称。

  洞内石钟乳笋遍布,千姿百态,景象万千,无一雷同,形成40多处形彩各异的景点,其中“石马恋槽”、“五蛇出洞”、“玉女妆台”、“珍珠塔”、“瞻花楼”、“岩中飞瀑”、“擎天一柱”、“觅海龟”等十余景点最引人入胜占其余如狮、如虎、如象、如猿,或形象逼真,或任人想象,鬼斧神工,令人神往。清代诗人雷孝优对,洞内景象作了生动的描述。“初步尚纤徐;续步渐踌躇。有如蚁穿珠,无异蛇钻隙。平生不折腰;到此竟屈膝。经过龙床边,豁然开导城。人声散倾洞,石髓巧滴沥。或红如丹砂,或灿如的烁……奇奇怪怪在,厥状难缕述。”岩前有两道小溪从芙蓉和迎阳两洞分别流入岩内,伏流。更为奇特的是,曲径通幽,岩洞竟然与相距十数里之遥的同保岩相通。明代史部右侍朗张元汴奉使来武冈,在游览法相岩和同保岩的游记里说:“二山相距十里许,而其下泉水伏流隐隐相接……,尝有人深入迷道,旋转半日乃出,则已在(同保山)仙院唉。乃知二山之石并空洞潜相通也。”

  法相岩与同保山南北相距五公里,其下泉水伏流,隐隐相接,合赧水入资江。洞外古木参天,石壁如削,有摩崖石刻40余处。楷、草、隶、篆齐全,争妍夺目。

linfy(2014-05-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