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家婚俗
瑶胞谈婚的主要方式是唱歌传情,唱歌谈婚有的在节日对歌时进行,有时在山上劳动时隔山对歌。最盛行的是晚上到女方窗前对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瑶家少女长到17-18岁,晚上即有青年上门唱歌,有的是一个青年单独邀姑娘唱,有时几个青年同时轮唱,唱歌内容大体都是仰慕姑娘美名品德,表达爱慕之情,女方如果有心,即以同样的口吻对唱,如果无意,她即以礼节性的歌声谢绝求婚者。在众多求婚者中,如果有一个青年被女方选上,其他青年不仅不会嫉妒,反而会衷心祝贺地得到爱情。
唱歌谈婚成功后,男方即带着鸡、酒、肉到女家行“定婚礼”,商定结婚的日子,男方准备办婚事,女方筹备“嫁妆”
男方的聘礼,以“嫁肉”为主。每个“嫁肉”6至9斤猪肉,视女方内亲多少(叔伯兄弟大小舅父等),此外还有象征性的红包、挂包、酒、鸡等。女方不强求,一般情况下,有几百元就可以解决聘礼用项。女方嫁妆主要是刺绣“嫁衣”和柴火。女方需砍几十担柴作为嫁妆,表示女方是勤劳俭之人。过去,还有田地、山林以及水桶、脚盆、长朴刀、锄头,太阳伞等嫁妆,嫁女如搬家。
到了嫁娶之日,男方先到女家住夜,女家备有炒黄豆、花生等,由几个姑娘陪新郎玩到天亮。出嫁喜宴需由舅父主持,菜色不计较,一般是青菜鸡肉、玉米煮猪肉、大韭菜煮水豆腐、鸡杂炒切粉。舅父以唱歌祝酒举筷,其他亲属和唱,新娘即唱“哭嫁歌”,表示答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