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绞胎陶瓷制作技艺

家乡区县: 保定市易县

绞胎瓷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所谓绞胎瓷,是用红白两种泥料糅合在一起,拉坯成形,再入窑烧制而成的陶瓷工艺品,其花纹似木纹和旋转纹。拉坯成形后的图案贯通于陶器的内外壁,工艺难度很大。绞胎瓷的制作工艺于宋代“靖康之变”后中断,保存至今的绞胎瓷文物只有数件。易县绞胎瓷不仅沿袭了古老绞胎瓷的传统技术,而且在色彩和设计上吸取了彩陶的长处,形体新颖美观,手感细腻柔和,是集观赏、收藏、实用于一体的艺术珍品。

所属地区: 河北 · 保定 · 易县文化遗产名称:易县绞胎陶瓷制作技艺

遗产编号:1—8—11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保定易县

遗产级别: 省

详细介绍 普通陶瓷是在坯胎成型后,在表面利用施釉、绘画、雕刻、粘贴等方法,实现其装饰美化或艺术创作目的的,而绞胎瓷则是按绞合方式和泥料颜色的不同,使其构成各类抽象的艺术画面,而且花纹由表及里,内外相联。它不仅具有类似宝石的质地,而且具有古朴、高雅、名贵之特征,新颖、美观、柔和之视觉,坚固、细腻、质朴之手感,其坯胎内外皆有花纹图案。易县绞胎瓷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浓厚民族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Monika(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