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兰察布,不光有马铃薯之都、风电之都、草原皮都、神舟家园等享誉全国的闪亮“名片”,更有红色旅游景区令人肃然起敬。
◎红格尔图战役纪念馆
“今年是建党93周年,我带着孩子来了解了解历史。”正在参观红格尔图展厅的徐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历史不能忘记。所以我常带孩子来这里,让她明白幸福来之不易。”
据了解,红格尔图属绥远省陶林县管辖(今属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是察北商都通往百灵庙的重要驿站,是绥远的东北门户,也是日伪从绥东进攻归绥的必经之路。其东北有土城子村,西北有土木尔台,均驻有日伪的军队。驻防红格尔图的是傅作义部董其武旅下属的晋绥军部队。1936年(民国25年)11月14日,红格尔图战役正式打响,至18日结束,激战5昼夜。
1936年11月18日7时,日伪军全线崩溃,守军大获全胜。红格尔图战役,傅作义部阵亡70余人,伤200余人。共毙、伤日伪军1700余人,俘虏伪军3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汽车数辆,大车数十辆。红格尔图战役的胜利为绥远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红格尔图是打响绥东抗战第一枪的地方,毛主席曾高度评价绥远抗战是全国抗战之新生。
坐落于察右后旗白音查干镇杭宁达莱生态园山顶的红格尔图战役纪念馆,成为承载这段历史永久记忆的地方。
◎贺龙战役纪念馆
凉城县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一部沿平绥铁路向西疯狂侵进,9月22日晚在田家镇也就是现在的凉城县永兴镇内实施了大屠杀,仅三个小时就杀死我无辜群众299人,制造了历史上骇人听闻的“田家镇惨案”。
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致电给贺龙等同志,要求尽快建立大青山和蛮汉山抗日革命根据地。据此,政委李井泉亲自率兵挺进敌后,开辟了大青山和蛮汉山两大抗日革命根据地。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时,凉城县县委政府不畏艰险,用毛驴草垛子和自制的羊皮酒篓子,把当地特产的鸿茅酒送往了延安,当时七大的宴会上就使用过凉城县的鸿茅酒。
1945年10月到1946年1月期间,贺龙曾经率部队三驻凉城,当时的政治部就设在凉城县,他还曾与甘泗淇等领导在此整训部队指挥战斗。时间流逝,历史却让人铭记。2006年贺龙之女贺捷生来贺龙纪念馆参观考察时,看到贺龙曾经睡过的床时睹物思人,竟在床边失声痛哭。
今年7月21日,记者来到贺龙纪念馆碰上刘华(化名)和他的朋友正在听导游讲解关于贺龙在乌兰察布的故事。“如果不来贺龙纪念馆,我还真不知道乌兰察布和贺龙还有这么一段渊源。”刘华颇有兴趣地和记者交谈,“我们这一代,忙着上学和工作,很少有时间能零距离地接触历史。来到贺龙纪念馆,看到贺龙用过的物品和当地居民们捐献的物品,感觉到这段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
据讲解员介绍,“贺龙革命活动旧址”位于凉城县西南方向2.5公里处的井沟子村内,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该旧址的主体建筑是十九世纪欧洲比利时传教士所修建的天主教堂,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场馆修缮于1986年,改扩建于2008年,是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级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集宁战役纪念馆
在集宁的抗战历史上,曾有过三次著名战役:第一次集宁战役:1945年8月20日,冀晋军区绥东纵队第一次解放集宁。9月3日,国民党傅作义部侵占集宁。10月24日,冀晋军区部队再次收复集宁。此后,集宁一直由八路军驻守;第二次集宁战役:此战役为大同集宁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1946年9月,人民解放军与进犯解放区的国民党政府军傅作义部再次会战集宁;第三次集宁战役: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反攻转入战略决战阶段。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首先在东北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
这三次战役对于乌兰察布有着重要的意义,于2010年9月29日落成迎客的集宁战役纪念馆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和声光电合成手段,详实地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英勇抗敌,不怕牺牲的激烈场面,对集宁三大战役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对参加指挥过集宁战役的将士进行深深的缅怀。
纪念馆位于老虎山后山,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27平方米,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馆名。全馆共分七大部分18个单元,采用人工讲解和声光电合成手段,使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万千。
该馆2009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现已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乌兰察布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也是我市集宁区红色旅游亮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