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雕看起来容易,其实步步惊心,要在厚度不到1毫米的蛋壳上刻图作画,就像在悬崖边上跳舞,一不留意就会粉身碎骨。”提起蛋雕,郑青山滔滔不绝。他告诉笔者,蛋雕功夫在手上、活儿在眼上,用的是“巧劲”,拿捏的是“分寸”,每一刀都要恰到好处,劲用小了雕刻不成,下手重了就会前功尽弃,这种劲道和感觉说不出来,只能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刻的多了自然会找出门道来。几年下来,郑青山技艺日臻娴熟,雕刻过的蛋壳大到鸵鸟蛋、鹅蛋、鸭蛋,小到洋鸡蛋、柴鸡蛋,甚至又薄又脆的鹌鹑蛋。雕刻手法有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雕等十余种。“一件作品看似简单,但都要经过选蛋、打孔、清液、构思、画样、刻轮廓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每一步都有讲究,丝毫马虎不得。”
郑青山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是“镂空花篮”,刻了几十万刀,用了半个多月才完成。在创作这件作品时,他采用了难度最大的镂空雕刻手法,把六种蛋壳雕成的花篮小心翼翼地套在一起,由外到里依次为鸵鸟蛋壳、鹅蛋壳、鸭蛋壳、洋鸡蛋壳、柴鸡蛋壳和鹌鹑蛋壳。
互粉互顶互评论http://www.wm23.cn/yingbao
互送五颗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04955239.html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3878546325_0_1.html
上一篇“邯郸肥乡67岁老人痴迷“蛋雕”13年”http://www.wutongzi.com/a/262037.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