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秀友李莹,今天我介绍的是家乡特产——翠峰饦饦。
周至县地处秦岭北麓,山环水绕,生态优势明显,文化积淀深厚,物产丰富,素有“金周至”之美誉。在烹制美食过程中,周至人讲究心智和、义利和、天人和,创造出来的特色美食,既承载着悠远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体现了绿色健康的生态理念,在西安乃至关中饮食文化中自成一家、独树一帜。
饦饦--出产在陕西周至县,最出名的是--翠峰饦饦,一种面食:将面和好比做饺子的的面要软。醒面30分钟,备葱、姜、蒜、韭菜炒熟。要有陕西吃面用的臊子,呛醋、调制酸辣汤,将面用手慢慢撕成片状,薄厚自己掌握。放些绿叶蔬菜或四季豆同煮。待面熟后出锅,浇上酸辣汤即可。
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唐贞观年间,扶风索村一索姓姑娘因抗婚逃到翠峰山,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唐太宗李世民打猎到翠峰山,因马惊迷途,闯入索姑住地,索姑娘以自己平时的主食饦饦相待,李世民食后赞不绝口,唐太宗深感其思,赦封索姑为“全贞娘娘”,并下旨保护其地,索姑去世后立庙奉祀,庙会由唐延袭至今,兴盛不衰。此后,翠峰饦饦传到宫廷作为御宴之品。也在西北地区广为流传,成为我国西部的美食佳肴。
翠峰饦饦以“筋、光、薄、辣、香”五字特点享誉三秦,它的两大要素是汤和面。汤的主要佐料是翠峰乡地产的辣子和醋烹制而成的,相当考究,还有底菜和漂花菜,一般选用红萝卜、蒜苗、黄花、黑木耳、鲜豆腐,取红、黄、绿、黑、白之五色。
所用面粉为翠峰地区的优质小麦加工面成,面是起硬撬软,搓条盘到,纯属手工制作,自古有“手里撕着薄闪闪,下在锅里莲花转,捞在碗里似银盘、吃在肚里喜洋洋”之说。饦饦煮熟盛在碗里,只见底汤菜五色相间,辣子油红光闪闪,菜与饦饦忽隐忽现,香气四溢沁人肺腑,视之,让人馋涎欲滴,食之口舌生津,回味无穷。
现在翠峰饦饦在保持传统风味制作基础上和现代先进的烹饪技术相结合,使其风味更加独特、享誉西北,翠峰辣子、翠峰面粉、翠峰人才能做出地道的翠峰饦饦。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
爱吃美食的朋友们!你们心动了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