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You Yang) ,即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渝东南,是全国文明县城,中国绿色名县,国家园林县城,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市,中国著名原生态旅游胜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中国著名民歌之乡,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及重庆市级卫生县城。是出渝达鄂湘黔的重要门户,素有“渝东南门户、湘黔咽喉”之称。
酉阳地处武陵山腹地,与渝、鄂、湘、黔四省(市)在此接壤,是渝东南重要门户;酉阳历史文化悠久,有2200多年建县史,曾是800年州府所在地,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和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龚滩古镇、酉水河镇;酉阳以桃花源镇、龙潭——麻旺镇和龚滩镇为中心,形成酉中、酉东、酉西三大片区,是重庆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县。
1983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全县面积5173平方公里,是重庆市幅员面积最广、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辖38个乡镇,278 个行政村(含8个社区)。酉阳县常住人口为57.8万人(户籍人口8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7个约70.56万人,土家族50.4万,苗族20.16万。
酉阳生态环境优美,平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浓度高达8万多个,年平均气温14.9℃,夏季气温最高不超30℃,享有“天然氧吧”、“动植物王国”及“世外桃源” 、“青蒿之都”等美誉;这里山水风光奇特,境内“乌江百里画廊”世人惊叹,“菖蒲大草原”雄奇秀丽,国家5A级旅游景区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为一体,是武陵山区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
建制沿革
酉阳之地,古为《禹贡》梁、荆二州接壤之域。
春秋为巴、楚两国交界之地。
秦属黔中郡,汉为酉阳县地,三国属蜀汉,晋分属武陵郡及涪陵郡。
唐属务州、思州地。五代后,为当地氏族所据,称酉阳寨。
北宋属思州。南宋为冉氏土官地。
元为酉阳州治,后升为酉阳宣慰司。
明为酉阳宣抚司治。
清置酉阳直隶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改土归流”,酉阳设直隶州,辖酉、秀、黔、彭四县。
民国二年(1913年)酉阳废州为县,属川东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设酉阳专区,辖酉、秀、黔三县。1952年9月,撤销酉阳专区,三县划归涪陵专区。1983年11月,成立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8年5月,划归黔江地区。
1997年3月,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归重庆黔江地区。
2000年7月,黔江撤地区建区,酉阳自治县划归重庆直辖。
地理位置
酉阳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南部,地处东经108°18‘25''-109°19’02‘’、北纬28°19‘28’‘-29°24’18‘’之间。东邻湖南省龙山县,南与秀山县、贵州省松桃县、印江县接壤,西与贵州沿河县隔乌江相望,西北与彭水县,正北与黔江区、湖北省咸丰县、来凤县相连。幅员面积5173平方公里,东西宽98.3公里,南北长119.7公里。
气候特征
酉阳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充沛,冬暖夏凉。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31小时。年平均气温由海拔280米的沿河地区17℃递减到中山区的11.8℃。1月气温最冷为3.8℃,7月最高为24.5℃。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
地形地貌
酉阳县属武陵山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北部老灰阡梁子为酉阳县的最高点,海拔1895米;西部董家寨为最低点,海拔263米。全县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分为中山区,海拔800—1895米;低山区,海拔600—800米;槽谷和平坝区,海拔263—600米。
河流水系
酉阳县以毛坝盖山脉为分水岭,形成两大水系:东部的酉水河、龙潭河为沅江水系;西部的小河、阿蓬江等为乌江水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