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桥—观音桥

家乡区县: 九江市星子县

观音桥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庐山东南麓的星子县境内,由白鹿洞循九星公路南行,经五里公社再折向西北行数公里,即可见一座石桥横跨高崖,这就是著名的千年古桥——观音桥。

观音桥又名栖贤桥或三峡桥,建于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座石造单孔桥,长24.4米,宽4米,桥面铺以大石,两侧砌有石栏,桥孔内圈由七行长方形石首尾相衔,凹凸榫结,渐弯呈弓形。在桥孔正中石块上刻有当日造桥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江洲匠陈智福、弟智汪、智洪”。观音桥,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任凭桥下“银河倾泻,起蛰千雷”的三峡涧水狂奔撞击,桥身却安然无恙,至今经受汽车重压仍岿然不动。难怪游人观赏古桥,遥想当年陈氏兄弟凭着劳动的双手凌空飞架巨桥,无不拍手称赞:“神施鬼没,巧夺天工”。

观音桥畔,秀林葱翠,景色如画。桥的南端,傍山矗立着石造小亭,亭内有一眼清泉,俗名“招隐泉”,为唐代茶神陆羽品题的“天下第六泉”;另一头有石级可至桥下刻有“金井”二字的巨石之上,石下壑深百丈,激流穿石,怒涛飞溅,动人心魄。宋代诗人王十朋漫游观音桥触景生情,感慨讴歌,挥笔写下:“三峡桥边杖履游,此身疑已到夔州;题诗欲比真三峡,深愧词源不倒流”的诗句。

观音桥位于江西省星子县,原名三峡桥,亦称栖贤桥。因清未有人在桥头建了一座观音阁,时人便改称古桥为观音桥,此名一直延用至今昔。

观音桥景区东面有庐山第一奇峰五老峰,西面有庐山主峰汉阳峰,北面有神奇的太乙峰,南面有烟波浩渺的鄱阳湖。整个景区隐藏在原始丛林之中。观音桥景区也是佛教圣地,桥的西面有专门供仰观音菩萨的慈航寺,桥的北面有千年古刹栖贤寺,是庐山佛教的五大丛林之一。

古桥气势宏伟,如长虹飞跨断壁悬岩之上。桥两端古木森森,藤萝垂幔,桥下怪石嵯峨,激流涌过,睹水观桥,令人赞叹不已。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当阳(现九江)石匠高手陈智福、陈智汪、陈智洪三兄弟,经过千辛万苦,精心设计,终于在涧上架起了一座“石彩虹”,使这天堑变通途,出现了“百尺悬潭万道山,一虹横枕翠微间,半天云锦开青峡,几地轰雷撼王关”的神奇景象。这座“石彩虹”就是名垂千古的三峡桥。

三峡桥长24。4米,宽4。1米,高10。7米,单孔。桥用105块各重一吨、规格相同的大花岗岩相互扣锁而成。桥身巨大空灵,构思精巧,寓秀逸于雄伟之中,榫式结构,显得既雄伟奇拔,又坚韧古朴,称“江南第一古桥”,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愈900余年,为古代桥梁建筑佳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下有一圆形深潭,潭水碧绿,深不可测,名金井。桥前有一如中流砥柱的硕大巨石,上镌“回溺”、“水哉”等字样。苏东坡曾有诗赞曰: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石。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跳波翻潜鱼,震响声落飞。清寒入山骨 ,草木尽坚瘦。空蒙烟雨间,鸿洞金石奏。弯弯飞桥出,潋潋并月 。玉渊神龙近,云雨乱晴昼。

观音桥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名人踪迹溢满各处:唐代著名茶圣陆羽品定的“天下第六泉”;明朝第一画家唐伯虎曾在这里画出了著名“三峡裥桥图”(今观音桥);国民党首脑蒋介石夫妇赞叹观音桥风水,并在此建立了行宫;1961年周恩来总理来到观音桥与放牛娃小周桂花,留下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lemoncdk666(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