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经济

家乡区县: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2014年,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64.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4位,西北第1位。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合计1710.56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2.65亿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3322.74亿元。
2009年“西气东输”二线新疆段建成通气。完成3G投资24亿元,发展了14万用户。地质勘查成果丰硕,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3.19亿吨、天然气2919亿立方米、煤炭447亿吨。“疆煤东运”资源勘查和深部找矿项目启动。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天然林保护、平原绿化、荒漠植被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完成。

农业
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主要作物单产水平、人均农业产值和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中上水平。农业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5.8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83.54亿元。1983年结束了吃调进粮的历史,1984年粮食自给有余,1985开始粮食外调。2006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近10倍,为中国西北地区年调出粮食最多的省区;肉类产量增长了30倍;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为中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以环塔里木盆地为重要基地的林果园艺业快速发展,总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哈密瓜、葡萄、香梨等“名特优”产品享誉国内外;蔬菜面积由9.25千公顷增加到186.82千公顷,主要城市冬季鲜菜自给率达到70%;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迅速,有87种食品获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标志;“红色产业”发展迅猛,工业用番茄、枸杞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农产品商品率达63%以上,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正在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
工业
改革开放前,全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1.7%;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长11.8%。已建成工业企业5万多个,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制糖、造纸、皮革、卷烟、食品等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0.9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 894.88亿元。部分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如2006年,天然气和原油产量分别为164亿立方米、2 47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成品糖53.79万吨,居全国第四位。企业整体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区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9家,居西北5省区首位。[2014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1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0%。
商业
2005年,全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37.78亿元。连锁经营向多业态、规范化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不断涌现。新型商业网点迅速发展,超级市场发展加快,市场上消费品品种繁多,货源充裕,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生产和各民族群众生活的需要。

leom(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