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当交通堵塞、雾霾等“城市病”成为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献县扣件厂也站出来向献县真诚道歉。
献县是“中国扣件铸造之乡”,但很多铸造企业冲天炉、回火窑的污染治理设施已无法满足当前环保要求,对此,献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为有效解决污染隐患、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扣件铸造业环境集中治理行动,通过治理提标、技改升级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
献县建筑扣件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生产过程中,由于烟尘和硫化物排放量较大,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县对县域内所有没有排污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扣件铸造企业予以关停,仍有生产意向的须按要求配备除尘、煤气发生炉等环保设施,经批准、验收合格后办理排污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有排污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的铸造企业,须重新办理环评手续后,按环评要求进行整改,经验收合格后重新办理排污许可证。
在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献县积极扶持传统扣件企业转型升级,引导这一传统特色支柱产业在现有基础上加速攀高。县里采取了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拿出不少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和技改成功企业予以奖励,引导原有“小玛钢”向绿色环保型扣件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如今,献县扣件铸造业却一举确立了在全国同行业的主导地位,标志着整个产业不仅完成了生产规模的扩张,而且实现了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但是,铸造厂为自己曾经犯下的严重错误道歉:“对不起,献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