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和自大。
说来说去,能拿出来的不外乎几点:潮汕商帮多牛逼,潮汕人人多满世界都是,潮汕人团结,潮汕男人大男人主义(答案里居然有人为这点自豪),女人很贤惠。
——只懂得自我表扬,却不去剖视自己的缺点。
一点点来说吧。
经商:
总喜欢拿着“潮汕人是东方犹太人”,或者马克思说的“汕头是远东唯一一个有战略意义的港口”这些陈腔滥调说话。或者要不就说哪哪哪的首富是潮汕人,李嘉诚、黄光裕等等等等,反复念叨。怎么不说潮汕人经商大部分都目光短浅、不讲信誉、没有一点现代眼光?总是说潮汕人经商很牛逼,为什么潮汕三市作为潮汕人的大本营,经济却始终上不去?特别是汕头作为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发展的现状好意思出去跟人比?
因为现在的潮汕人经商根本就不行了。
刚开始发展经济特区的时候,汕头确实发展速度还不错。可是完全被领导层和潮汕人自己毁了。汕头作为经济特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有庞大的海外华侨资源,在当时缺少外汇的背景下十分重要。刚开始华侨们也是很热情的,纷纷回来投资,可是领导层却在耍小心眼。李嘉诚投资海湾大桥,跟政府商定十年内汕头不建其他的跨海大桥,政府满口答应,竣工的时候还请来老江剪彩。回头就建了个礐石大桥,跟海湾大桥直接竞争。李嘉诚就呵呵了,表面不说什么,你们自己看看,在以后的时间里李嘉诚除了投资教育,你们还见过他在潮汕做过其他的实业投资么?政府带头不讲信誉,冷了一大堆华侨回来投资实业的心。
至于说潮汕人自己毁掉,这个就根本数不过来了,下海和二十世纪初的年代,走私,假货,投机取巧数不胜数。为了赚钱,经商的人自己根本不讲什么信誉,只挖空心思钻空子。以至于当时其他省市私下约定不与潮汕地区企业做生意,潮汕人的诚信毁于一旦。生意没法做了,就开始费心钻政府的空子,私开增值税发票就成了当时很多人的地下产业,以至于震惊了中央,直接派了中央工作组常驻汕头打击私开发票逃税套利的案件,几个大案被抓出来以后,潮汕地区经济真正开始走向衰落。在很多经商的外地人眼里,潮汕人经商的形象就是目光短浅、不讲合作、投机取巧。
汕头发展成这个样子,得罪了一些领导,直接导致政策的天平离汕头而去。十几年来到汕头任职的市领导都是退休养老,根本不在意推动汕头的经济发展。广东省内开展城市一帮一,汕头是唯一一个不帮也不扶的城市,被忽视的滋味怎样?
人多:
潮汕人是很多,真的到处都是,很多人出去讲起潮汕总喜欢说起哪哪哪几成的人都是潮汕人。可是你们有好好想过后面代表着什么么?海外的潮汕人,绝大多数都是当地的中底层劳动者。看看港片和海外片就知道了,讲起潮汕人,都是保姆、小商铺主、手工艺者。人多不代表什么,人都混得好才最重要。
团结:
潮汕人的确挺抱团,可是反面就是很排外。我走过的城市也算有几十个,唯独汕头给我的感觉就真的是基本以潮汕话为主,外地人不会讲潮汕话,根本就无法融入。语言上的隔阂就导致了外来的人没法和本地人融洽的交流,当地人对外地人有本能的排斥心理。外地人在本地的发展,也有很大的障碍。可是,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下,排外的城市,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