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垂涎的长安盆菜

家乡区县: 东莞市

按一种味道就是一种乡愁,无论你走到哪里,走了多远,这热腾腾的长安盆菜一定能唤起许多旧时回忆。本期,让我们在著名作家塞壬的散文中去认识长安的盆菜,在盆菜中读懂长安。

从一盆菜里读懂长安——长安盆菜

  长安人吃盆菜是件挺豪气的事。有万人盆菜宴之说,那场面,可以用恢宏两个字来形容。整个长安广场就是一片茫茫的餐桌,第一次得见,觉得吃完这盆菜似乎就有了一种去干一番大事业的架势。然而坐下来吃,却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的趣味,长安人是吃着盆菜听粤剧的,慢慢地品,慢慢地酌。有一种极浓的地方风情。

  在过去,长安人在过年过节时才难得吃一回盆菜。关于盆菜,广东有很多地方都有,但长安人把盆菜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长安盆菜就声名远播了。盆菜给出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那盆底的萝卜、香芋、叉烧及肉类的鲜汁,入口浓香骨嫩,端着酒杯,从这个桌串到那个桌,或者干脆就坐到别的桌上不回原桌,几圈下来,人也微醺,台上的粤剧咿咿呀呀的唱着,空旷的广场,起了风。

  也许是因为盆菜并没有强烈的排它性,极少听人说盆菜不适应的。食材皆是家常的,无非鸡鸭鹅,海鲜及蔬菜,并无含有特殊气味及口感的食材,它与所有人都保有一种亲和度,没有刺激与挑战味蕾的姿态。我虽并未亲眼见过盆菜的做法,但猜想其做法并不复杂,盆菜是由各类做好的菜肴层层铺上去的,肉类在上面,素的在下面吸流下来的浓汁,传说共铺了十层,十全十美吧,然后在一个盆里加热,用锡纸封好,再端出来。

  一个人是无法吃盆菜的,盆菜自身就有一个场,一桌子人围在一起吃一大盆菜,这本身就拉近了距离,好像是一家人,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场。盆菜一般选择在露天吃,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吃盆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它是一个村庄的狂欢,而现在,吃盆菜是一个城市的狂欢,那一定是有大喜事了。如果碰上了,一定不要错过,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来自异乡的陌生人,只要你碰到了,就可以坐下来一起分享这份喜悦。没有人问你从来哪里,坐在一起吃盆菜,就那一刻,都是自家人。

  在查看长安旧照片时,发现了长安人吃盆菜的老照片,在那种黑白照片里,赤着脚的长安人围坐在盆前,争相吃着盆菜。我忽然问出了一个极不妥当的问题:这么多人都把自己的筷子伸向一个盆,不脏吗?一位年长的长安学者瞥了我一眼: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盆菜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食,谁会顾及到“脏”的问题?我为我的无知感到羞愧。

  在长安吃盆菜、听粤剧依然不是市井生活的一个片断,毕竟,不是平常日子就能吃到盆菜的,长安人这么宝贝他们的盆菜,自然不会天天去吃它。从寓意上来讲,它有喜庆和团圆的意思,碰到大的喜事、祭祀才去吃一回,吃盆菜是大事,要有排场,要有隆重的仪式感,不能随随便便,要在镇中心的文化广场去摆开来吃,或是在祠堂前。盆菜更像是某种文化的符号,它有自身的寓意,很大程度上,属于文化与精神的层面。

  现如今人们把盆菜搬到戏园子去吃,有嘉宾到长安来,主方就好隆重的请他们吃自家的盆菜,听台上唱着的粤剧,然后细细地跟嘉宾讲这个食材代表什么,那个食材又是什么寓意。台上的戏唱得正酣,冷不丁人群有人大声喝彩,你在其中就会慢慢品出长安的味道,并读懂长安。

▲盆菜是岭南地区的传统菜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一种杂烩菜式。传统的盆菜用木盆盛载。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居入伙、祠堂开光或新年点灯,长安人都会开盆菜宴。盆菜通常有九层十层菜组成,寓意“长长久久”、“十全十美”,盆菜吃法也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宗亲法度,一桌子食客围坐只吃一盆菜,寓意团圆。一派祥瑞气象。2009年,东莞长安盆菜入选第三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此,长安盆菜入选了东莞十大特色美食,东莞就有了“到长安吃盆菜”一说。王翔/摄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后诞,长安乌沙陈屋全村的子孙都会一起在祠堂祭祀天后娘娘,一些迁出村外、移居国外的子孙,也都会特地赶回来吃盆菜。盆菜的制作是一个大工程,村里的家庭妇女皆参与制作。好的菜总是放在最上层,先是鸡鸭,中层是猪肉和鱼,下层是冬菇、腐竹、萝卜、猪皮等,蔬菜一般用作垫底。近几年,海参、鲍鱼、鱼翅等昂贵食材也上了盆菜,从制作到食材,长安盆菜也在与时俱进,越来越受各方食客赞颂。 李锡辉/摄

▲长安人在吃盆菜前都有一些祭拜活动。图中的小男孩也许不懂这里面的含义,但在祖母的指点下,他还拜得有模有样。祖母似乎在说,如果心不诚,就用手中的竹棍伺候啦。

study.good(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