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牛城向西约三十华里进入太行山脉,有一个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好去处——天梯山。 由于此景离市区较近,春夏时节这里经常游人如织,好似闹市一般无二,那些人们来此全然不像是登山浏览景色,倒像是需要穿越一个个密集的人群去完成一项艰巨的爬山任务。回想过去曾经何尝不是这支登山大军中的一员在这秋冬交替,万物行将休眠与衰亡的十月里,寻着曾经失落在此的踪迹,攀缘而上,登高望远,找寻那些已经身边逝去的历史遗迹,感受着山野间每一寸土地仍隐含着的灵动和情感。
天梯山宁静地伫立在峰峦起伏的群山之中,一条孤独的小河无奈地环绕着山脚。无声地流淌着。秋后大片收割过的青纱帐裸露出它们最真实最原始甚至有些丑陋的模样来,期间仍有一些比较坚强的叫不上名来的小野花们在冷风中挣扎着开放,彰显着微小生命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远处错落有致的村落里,童叟在秋阳里嬉戏、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再现出一幅亘古不变的山水田园图画。
天梯山虽算不上巍峨雄伟,但登临其上,越见其奇、秀、险、俊,尤其在这毫无绿色掩映到处是一片苍黄的秋冬之际。但见一条石阶攀沿而上,陡且窄,直达山顶,不见尽头。倒像是自天上垂挂而下,谓之天梯,果真名不虚传。
二、历史
看山的老人步履矫健,一步一梯地边登山边介绍说:“八百年前,抗金英雄岳飞帐前大将牛皋为抵御金人进犯曾据守此山。老人指着山脚下的村庄说此村名为“牛家庄,村民多为牛皋后人繁衍至今”。老人的话语所感染,缓缓拾级而上,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有邢台市志记载,公元1125年(宋宣和七年)12月,金太宗完颜晟以两路兵大举攻宋,是月,金将率军围攻信德府城(原顺德府)经激烈战斗,信德府终陷敌手。(后面的话为杜撰的内容)牛皋率众边战边退,一路向西,眼见得金兵掩杀过来,情急中猛见一山,怪石嶙峋,陡峭无比,一干人马遂攀援而上据此天险,守而避敌数月,此后不知所终。
自宋以来,九百年天梯阅尽人间苍桑,寒来署往,云卷云舒,今天站在山腰俯首山下,仍依稀可闻战马嘶鸣,杀声阵阵,耳畔,如蝗的箭簇带着冷风,被深深地射进岩壁石缝之中,及至山顶,更见其险要,一条古栈道咽喉般设卡在通往上、下的必经之路,人欲通过,必侧行,之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对此真可说是绝好的形容。
三、景区亮点
天梯山山腰有远古洞群,洞连洞、洞套洞,曲折回环,幽深莫测;洞中遍布石花石瀑石钟乳,肖人肖兽,千奇百怪;山脚有暗河金水洞,泛舟洞中,灯影浆声,如入仙境。
大峡谷人们称之为“太行奇峡”。距邢台市区65公里,景区浏览面积18平方公里,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长1000米以上的达8条,是太行群峰中的一大奇观。有“一线天”之称的黄巢峡是群山之间的一道地堑。峡谷群有三大景色:一是奇峡,构成了太行奇观;二是峻峰,周围山峰几近90度的红崖绝壁,形成高低变化,犬牙交错的天际线;三是飞瀑,从数十米高的峭壁上飞溅而上。站在瀑布之下,水声、风声骤起,一股清风寒沁人入五脏。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于1936年在陕北瓦窑堡创建。1937年初,“红大”随党中央机关迁到延安,更名为抗大,毛泽东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席,罗瑞卿任副校长。抗大建校之初,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