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辉是罗田多云乡上五堡(今罗田九资河)人士,原是贩卖土布的小商贩,他身材魁梧,相貌非凡,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北方白莲教会的韩山童、刘福等人在大别山北面发动几万黄河民工起义,只打到大别山脚下的光山县。对元朝统治早就不满的徐寿辉,见时机已到,便与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到一起,在鄂东一带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并与同年八月,在大别山主峰所在地的多云山庄即天堂寨中发动起义,徐寿辉被拥戴为统领。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为红巾军或红军,同时他们都信奉弥勒佛,烧香聚众,亦又称“香军”。
徐率领的红巾军,一举攻陷了罗田县城。九月,打败了元朝的威顺王宽撒不花,攻占了圻州(今蕲春)和黄州,并在水陆要冲之地圻水(今浠水)建都,国号“天元”,定国号为“治平”,设置统军元帅府、中书省、抠密院以及中央六部等军政机构,任命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陈友亮为元帅簿。铸有铜印,发行钱币。徐在圻水县城附近的清泉师太殿上称皇帝即位。
徐建立政权后,提出了“摧富益贫”的口号,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红巾军很快发展到十几万人,许以现今黄冈市为根据地,派出两路大军向江西、湖南挺进。红巾军纪律严明,不淫不杀,每攻克一地,只把归附的人登记在册,余无所扰,因而深得人心,队伍迅速扩展到百万人,纵横驰骋于长江南北,控制了湖北、湖南、江南、浙江以及福建等广大地区。当时有首民谣:“满城都是火,官府到处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元统治者调集几省军队,对红巾军根据地进行围剿,天完政权的重要领导人彭莹玉战死,果都圻水县城也被攻破,“莲台县”将士四百余人壮烈牺牲。徐率领部队先后退到黄梅县挪步园以南,控制了四川盆地和陕西的一部分地区。并于汉阳县城重建国都,改年号为太平。随后,徐又派人到罗田故里多云山中建田元殿,筑紫云台,还在山之最高处立一“无敌碑”,以夸示其功绩。
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正当红巾军迅速壮大,士气日盛时,徐的部将倪文俊确心怀叵测,企图暗杀徐寿辉,篡夺帝位。其阴谋败漏后,自汉阳逃往黄州,被陈友亮所杀。陈因功升任平章政事,并吞并了倪的旧部。
至正十九年(1359)徐寿辉又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改国号为天定。此时陈友亮已掌握着军政大权,便权欲熏心,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署,并暗中将徐的心腹逐一杀害。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亮暗置伏兵,以察言观色看作战地形为由,将徐诱骗至太平(今安徽当涂)附近的彩石镇,将其杀害。陈自即皇帝位。
徐寿辉创建天完政权,尽管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但对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朝,推动右史的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huyue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905169602
我的Sina微博:http://weibo.com/3905169602/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