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李家大院”探古

家乡区县: 淇滨区

大胡村与孔子

大胡这个地名,相传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密切相关。当年,孔子带领众弟子游历各诸侯国,四方讲学。他们乘坐马车来到大胡村时,正遇到一群儿童在村口玩耍,这些孩子已经用石块在路中间垒起了一座半人高的“城堡”。当时,这些来自相邻两个村庄的孩子们玩得兴致正浓,孔子的弟子上前要求他们赶快把石头搬走,不要再挡道。可是,孩子们都不情愿拆掉“城堡”,就对来人说:“从来都是车让城,你们见过城让车吗?”

孔子的弟子与孩子们辩论一番后,最终还是没能说服这群孩子。孔子看到孩子们垒起来的东西的确像一座城堡,就夸这些孩子心灵手巧、聪明能干,说他们如果读书,长大后一定能成才。孔子不忍心让这群玩得开心的孩子扫兴,于是就对他们说:“还是车让城吧。”便让随从调转马车绕道进村。进村后,孔子见了老人便首先作揖问安,并对村里的大人们说:“村口那群孩子在路上胡垒,我们不得不绕道进村。”

为了表达对圣人孔子的尊敬和爱戴,孔子离开这里以后,当地人将相邻两个村庄大一些的称作大胡垒村,另一个较小的就叫小胡垒村。后来,人们为图简便,就将这两个村庄分别称为大胡村和小胡村,直到今天,当地仍然有许多村民习惯地称这两个村庄为大胡垒村和小胡垒村。

明清时期,孔子思想和文化在李家大院代代相传,大院里先后走出了多名举人、国学贡监生、修职郎、主簿等有影响的人物。

大胡村村委会主任孙全平告诉记者,孔子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的思想,世世代代影响着大胡村。多年来,每到教师节,村里都要带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到周边各中小学慰问。村里的小学现在使用的电教室和教学楼都是大胡村全额出资建造的。不管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村两委都要送上奖学金予以奖励。另外,村里还建成了设施齐全的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让老人们老有所乐,安度晚年。每到过年,7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得到村里发放的慰问品和慰问金。

大胡黄酒与李家大院

据史料记载,大胡村为酒祖仪狄故里。早在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黄酒酿造技术以后,大胡黄酒酿造技艺便一代代传承下来。由于大胡黄酒用当地出产的、风味独特的黍米和村里两口古井的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口味酸甜、醇香宜人,具有暖脾健胃的功效,千百年来,一直被当做药引用酒而倍受推崇。

尤其在明清时期,由于李氏家族在李家大院的兴起,从大院里走出来的达官贵人不仅自己喜欢饮用大胡黄酒,还习惯将大胡黄酒作为礼品馈赠八方宾朋,使大胡黄酒名噪四方,这时期,大胡黄酒的酿造达到了鼎盛阶段。后来,当地的李氏家族在封建官场势头衰落,风光不再,大胡黄酒的产量也随之锐减。然而,直到上世纪中叶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胡村仍有19户人家以酿造黄酒为业。

如今,在大胡村还有多家黄酒作坊和黄酒酿造厂。2001年,久负盛名的大胡黄酒被列为我市重点开发的旅游商品之一,同年,被郑州国际保健产业博览会指定为大会用酒。

记者在采访时见到了大胡黄酒的传人王宝丰。王宝丰说,中国酒文化是伴随着黄酒的诞生而兴起的,他决心将大胡黄酒的传统酿造工艺传承下去,让古老的大胡黄酒焕发青春。

御赐银牌成孩子玩具

3月25日,记者在李家大院后院里的一户村民家中看到了一块御赐的银牌。银牌有巴掌大小,银牌上面是凸起的文字,正中间的竖行文字为“御赏耆民”,右边为“光绪辛丑”,左边为“库平壹两”。

说起这块银牌的来历,这家的主人李建宾告诉记者,银牌是光绪皇帝当年赏赐给他祖爷爷李一白的。当年光绪皇帝御驾巡访到了汤阴县,李一白与地方官员一起跪地迎接。光绪皇帝看到已是古稀老人的李一白白花花的胡须从胸前一直垂落到地上,心里顿生感动,便赐给李一白一块银牌。李一白去世时这块银牌同他一起下葬,被埋在位于陈家湾村的李家祖坟。1998年,由于政府规划的需要,这块坟地被动迁。迁坟时,李家的老人都提醒说墓里有皇帝赐给李一白的银牌,要仔细找到它。结果,在李一白的墓里李家后人找到了这块银牌。

记者提出要看一看银牌,李建宾一伸手从柜子顶上取下这块银牌。今年31岁的李建宾说,他的孩子平时喜欢玩它,玩罢了随手就扔,大人见到后就从地上拣起来,留着给孩子继续玩儿。

范旭东(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