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吊脚楼2

文化内涵编辑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土家族民居建筑注重龙脉,除了依龙脉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土家族的吊脚楼不仅单方面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中,宇宙也同时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这里的“乾坤”、“日月”代表着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家族吊脚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9建筑风格编辑

东西朝向,选址考究。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吊脚楼通常半立陆地、半靠山水;大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讲究建筑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半干栏结构,特色鲜明。吊角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在有吊脚的部分,楼上通常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木墙青瓦,选材单纯。土家族吊脚楼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讲究的人家还在木墙壁上里里外外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工艺美化,整体协调。为了防止盗贼,吊脚楼房屋四周用石头、泥土砌成围墙。正房前面是院坝,院坝外面左侧接围墙有个八字朝门。房屋周围大都种竹子、果树和风景树。但是,因忌讳与“丧”、“逃”谐音,不吉利,所以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土家族吊脚楼窗花有浮雕、镂空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

10建筑美学编辑

土家族吊脚楼不管是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呈现出恰到好处的比例关系和分层次有序变化的对称,具有静中见动、动中趋向统一的灵巧多变的均衡感,这种求动态、多层次、高水平的对称均衡,把吊脚楼推上了美的典型形态,显示出超拔、风雅和流畅的形体风格。

别致的形式和风格强调极致的审美感受。吊脚楼具有别致的形式美和丰富多彩的审美个性。土家族吊脚楼外形多样,有单吊、双吊、两层吊等多种形式。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吊脚楼,也都各有特色,风格别致。从宏观上看,吊脚楼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这种几何形体稳定而庄重,给人一种静而刚的感觉,“静”表现了一种典雅灵秀之美,“刚”表现一种挺拔健劲之美。其内部构架,无论梁、柱、枋、檩,它们之间都是互为垂直相交的,构成了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相互垂直的网络体系。整个屋盖从横向观察是一个三棱体,屋顶的正脊虽然采用直线,但在复盖脊瓦时,对正脊的两山头却加瓦起翘,从横向观察则变成了弧线,在视觉上给人端庄、雄健的强烈感觉。另外,吊脚楼一般设有走栏,大多用镶花栏杆做成美人靠,走栏的吊柱悬挂于空,一般将其雕刻成金瓜或荷花,使之刚柔相济,和谐而优美。

流动的视觉效果营造了古典的浪漫情调。吊脚楼的外部造型从纵向看,形成了“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剖面,这些剖面的形成多是采用架空、悬挑、掉层、叠落等手法进行处理,使建筑本身毫无生涩呆滞的痕迹。吊脚楼之所以会吊脚,就是因为在二层上出挑,一般出挑1米 1.5米,然后再加上屋面的出檐,形成“头重脚轻”的格局,使人感到不稳定。但当它同建在实地上的正屋连在一起时,则互相呼应,从而使整个建筑物轻重协调,形态庄重,富有弹性和节奏感,给人一种粗犷洒脱、淳朴深沉的艺术美感。此外,土家族吊脚楼从整体布局看,可称为不规则弹性组群,房屋布局自由灵活,有的依山顺势,层叠而上;有的绕弯溜脊,错落有致;有的背山占崖,居高临下;有的沿沟环谷,生动活泼;有的雄居山巅,气势壮观,这与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借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建筑技术与艺术美结合呈现非凡的古朴典范。这主要体现在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三个方面。从实用性说,土家族吊脚楼作为民族物质文化的标志,不但充分满足了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从地区性说,吊脚楼以它别致、优美的形式和艺术特色点缀所在的自然环境,不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通过互相映衬、烘托和照应,使整个土家族山寨的景物向美的境界升华;从技术性说,吊脚楼博采我国木构建筑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优点,集美观、坚固、实用于一体。其整个构架均以榫卯相连,无钉无栓,并且从构思、设计到每一道工序的完成,不用图纸,其形式及数百根瓜柱梁枋的大小长短和开卯作榫的部位以及复杂的力学估计等数据,皆胸有成竹,表现出土家族匠师们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别具匠心的创作精神,实现了技术性能与审美情趣的有效结合。

青婉田(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