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生植物
丰南区野生植物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科属种类繁杂,主要有:
(一)芦苇: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丰南区自然资源的一大优势,依其生长环境的优劣,质量差异较大;通常以高度在3米以上的粗直苇为“席苇”,2米以上者为“箔杆”;2米以下者为“苫子”,可分别作为席子、茓子、篓子、房箔、砖箔、参帘、盐苫子以及苫房、造纸原料。苇田沉积地面的败叶和根毛等叫做“垫脚”或“泊土”,是上好的有机肥料,地下宿根可以入药(芦根),因在大早大涝年景仍然有所收成,故当地群众喻之为“铁杆庄稼”。
本区大片苇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低洼盐碱地带和台田沟,内地坑塘及沟渠也有少量分布。50年代初期,全面积约20万亩,年产量约50万吨左右,基本上代表解放前的水平,60年代以来,由于不断毁苇垦荒、修建草泊水库堤压废弃,面积逐年减少;随着排水工程的兴建,又使苇田失去蓄水灌溉的功能,引起生态失调,造成苇田沙化和返碱退滩。据1981年资源调查,苇田面积约为12万亩,苇草产量仅2510余吨。油葫芦泊水库毁苇种田4000亩,仅亩产高粱50公斤左右,在经济上得不偿失,从1981年以来,区政府己拨出专款,用于再建草源生态平衡,已取得明显成效。
(二)蒲草:学名白菖蒲,属菖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台田沟及近村的坑塘。蒲草是编蒲垫、蒲包以及防寒帘的重要原料,花粉名“蒲黄”,可入药。果实叫“蒲棒”,种子叫“蒲绒”,可作填充料和吸水纸。全区面积约为3000亩,年产蒲草1300吨左右。
(三)野生饲草类:丰南区野生饲草品种繁多,适合草食性牲畜者,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约14种,主要的有次质芦苇、碱芦、羊草(“鲁疙瘩草”种子可食,于“芒种”节收获)。野稗子(种子可食,“立秋”收获),狗尾草、马唐(蔓子草)、螺蝉草、马绊草(也可在老熟后编草帽、草帽圈)、白茅(又称“毛子草”,并可用于编蓑衣,根可入药)等。其次是豆科植物,主要的有野豌豆、野绿豆(捞豆)、野生草木蓿(木树背)等三种。此外,还有莎草科的三楞草和莎草等。
上述野生饲草类,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低洼地区的大片荒滩,有的与苇田插花式混生,连同各地的堤捻、路边、田头和成林树下等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总面积达24.1万亩,年可产鲜草13.6万吨左右,其中连片草荒达82500多亩,可供放牧或打草,通常在“小满”至“夏至”所打的青干草叫做“麦黄草”,从“立秋”到“白露”之间所打的青干草叫做“秋草”,是草源区的主要副业资源,每年输出数量最高可达5000吨。但是自兴办排水工程以来,由于影响了草场蓄水,造成常年干旱和返碱,以致较多地块草少,根系不发达,加上人为的放牧和毁坏,使草场生态失调。1981年对300亩以上大片草场的调查,出现退化现象的占58。不但降低了草场产量,也降低牲畜适口性。为加强草场建设,自1981年以来,草源区已开始兴建围捻工程,以利蓄水养草提高产量。
(四)野生青饲料类:适合养猪、养鱼、养鸡的青饲料,可分为陆生、水生两类。
1、以陆生为主的约7科30余属种,主要有:
菊科:包括苍耳,俗名“麻苍儿”种子是野生油料并可入药),油蒿(系野生油科,在“寒露”节收获),艾蒿(可做驱蚊剂),蒲公英(可入药),苦麻菜、曲曲菜、刺儿菜等。
车前科:车前,俗名“车辅辗圆”,种子可入药。
马齿觅科:马齿觅,俗名马西菜。
旋花科:小旋花,俗名“喇叭花”,其根在发芽前含淀粉,名“燕伏苗”,可食。
克科:野苋菜(人荇菜)。
大麻科:荐草(拉拉秧)。
蓼科:大红蓼,苗期叫“白毛草”,长成叫“水蓬棵”或“狗尾巴花”,并能在水中生长,种子可入药。篇蓄(猪芽草),羊蹄属(酸溜溜)根可入药,治疥癣及轻泻。
黎科:扫帚菜(长成干枯后可做扫帚之用)。落黎,碱蓬属的“黄稽”是抗盐性特有植物,生长在滨海含盐量在1-2.20%的滩涂地带,并有一定的抗水性,苗期叫“黄秸菜”,种子叫“黄蓿籽”,可榨油,于“霜降”节收获,老熟的干叶及细枝叫“黄箱盘子”,用水浸脱盐后可喂猪,干枯茎杆可作燃料。
2、水生植物。除苇、菖蒲、红蓼等挺水植物以外,还有:浮叶植物、野菱、荐菜、水节菜、鸡头米等。
漂浮植物:浮萍(可入药)、紫叶浮萍、四叶萍、槐叶萍等萍科植物。
沉水植物:虾藻、柳叶藻、金鱼藻、茨藻、松叶藻等藻类植物。
上述野生饲料植物,在旧社会也是贫苦农民的度荒食品,所谓“糠菜半年粮”,就是以这些野生植物充饥。建国后在“三年困难时期”也曾作“瓜菜代”食品。
(五)野生药材,据1985年医药资源调查,丰南区野生植物性药材多达95科297种,常见者有:蛇床子、益母、车前、泽泻、蒲公英、荆三楞、莒蒲、蒲黄、红寥、浮萍、白茅根、芦根、木贼、茵陈、半夏、泽兰、香菇、二丑、荐草、地古皮、地黄、小蓟大蓟、构相、沙参、菊花、桑叶、苍耳、马齿觅、疾菜、篇蓄、苦参、草力子等30余种,医药经营部门历年收购150吨左右,其申以茵陈为地道药材,主产于钱营一带,年收购量1-1.5吨。1985年医药资源调查时,在老王庄一带发现甘草,属于国家重点药材品种,具有保护和人工栽培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