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冯家寨子现仙人洞
据说为明清时所开凿,曾有人在洞中捡到子弹
座落在冯家街道桥南社区3组的三尖寨(山名),在靠近寨顶处有4个拱形山洞,当地居民称之为“仙人洞”。“仙人洞”是何人何时所建,至今尚无定论。有人说仙人洞是明朝时候建造的,也有人说是清朝时候建造的。当地人说,解放前的仙人洞,曾经有很多青年壮士在洞中躲过兵,也曾有土匪在那出没。近日,记者前往冯家桥南社区1组进行了实地采访。
山上有四个拱形山洞
位于冯家街道桥南社区1组的三尖寨,靠近阿逢江边,离冯家坝大桥约500米。在三尖寨的中上部,分别有4个拱形山洞,全由人工用铁钻凿成。其中有3个洞已被当地居民用泥土填埋,另一个洞位于三尖寨的半山腰,除洞门被损毁外,其他部位均保存完好。这些山洞,被当地人称为“仙人洞”。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保存完好的那个“仙人洞”,洞门高约1.5米,宽约1米,洞内宽约2.5米,洞长约3米,洞顶高2米,洞的上部呈扇形,洞内可容纳20人左右,洞内石壁上留有明显的凿痕和不规则的小洞。该洞是从石壁上直接凿进去的。
在靠近山顶处的三个洞,其中一个被泥土彻底掩埋,另外两个洞相距不到3米,隐蔽在一丛竹林后面,洞的大部被当地居民用泥土掩埋,洞口尚有30厘米空隙,人可免强爬进洞内。
曾经发生过激烈战斗
记者在当地询问了几位老农,他们均不知道这些山洞为何叫“仙人洞”。“我们这一带的大人小孩都这么叫,但不知道为什么叫仙人洞,据说这些洞是明朝时候建造的,但也有人说是清朝时候挖的,是当地富户怕被人抢劫,用来贮藏贵重物品之用的。”今年70岁的居民高绍益说,解放前很多青壮年怕抓壮丁,就到这些山洞去躲藏起来。
“1949年9月临近解放时,国民党的一个机抢排,在三尖寨顶挖了战壕,架着机枪防守冯家坝大桥,怕解放军从桥上经过,下面的仙人洞也成为他的藏身处。”今年70岁的居民李方荣说,他那时只有7岁,住在三尖寨旁边,看到打起来后,就随父母躲到了别的山上去了。
李方荣说,后来,解放军的一个侦察排,从三尖寨敌人的后面包抄上去,迅速将寨上的守敌歼灭。
学生在洞中捡过子弹
现在的“仙人洞”,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了。记者采访的当天,冯家万涛小学的3名学生,结伴来到仙人洞,他们一会儿钻进洞内,一会儿爬上山顶,觉得很新鲜。“只要是天晴天,一到周末我们就到仙人洞来耍。”万涛小学六年级学生高玉龙说。
“我的同学在仙人洞头捡到过子弹,我们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洞内有子弹。”万涛小学五年级学生高天说,他们经常去那里玩耍,因为叫仙人洞,觉得里面有东西,所以经常到洞内寻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